当前位置:首页 > 边陲金平 > 民族文化

金平: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扮靓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文章来源:金平县融媒体中心发布日期:2021/08/27  浏览次数:

  

  金平县是个多民族的家园,孕育着浓郁的多民族文化风情,尤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出各具风格的特色文化,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平县世居着苗、瑶、傣、哈尼、彝、汉、壮、拉祜、布朗9种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支系,不同支系的服饰都有不同的特色,同支系男女老少的服饰又各有千秋,因此造就了金平县民族服饰“大观园”的琳琅景象。 

  在金平县民族服饰交易区,9种民族的服饰摆满了各个角落,成为边陲金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种各样的衣裙、围腰、腰带、鞋帽、饰品等纹样粉墨登场,吸引了众多人前来驻足观赏,成为外地游客的抢手货。 

  王凇萍是土生土长的金平哈尼族妇女,现任金平县巧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自幼受长辈刺绣、缝织等手工技艺熏陶,16岁就可以熟练掌握完成哈尼族和彝族服饰的制作。创业17年来,王凇萍凭借一双巧手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找到了一条依靠手艺走上致富路子。如今,她不仅拥有自己的专业合作社,自己也成为金平县长寿产业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合作社现有60名社员,有6家连锁店,王凇萍通过做民族服饰实现共同致富的同时,保护和传承着传统的民族文化。所做的服饰正一步步从哈尼村寨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畅销到全国各地。 

  “我做了17年的民族服装,不仅仅是为自己赚钱,更是认为,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现如今我们哈尼族年轻人多数都被汉化了,我觉得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要继续传承好,所以坚持做好这个行业。”王凇萍说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变迁,金平的民族服饰行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冲击下逐渐走向低谷,处于萧条状况。为继续传承好自己民族文化,金平县涌现出一批批像王凇萍那样坚持做民族服饰的人。她们坚持以手工缝制为主,机器制作为辅,用灵巧的双手织就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其独特的工匠精神、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在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服饰从业人员娜依说:“我是金平苗族中的支系——花苗,我现在穿的这套服装就是我们花苗最典型的服装了。我们花苗的衣服底色以黑为主,做一套服装在手工细节方面都很重要,不仅做工要精细,而且很费工,一般几个月才能做两三套,都是我们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的。” 

  在金平县,民族服饰行业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强劲的生机活力,民族服饰之美也为推动地方特色旅游产业提供了艺术色彩。

 

 

  据悉,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金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并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不断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力度,呈现出地方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转自金平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下一篇

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李代伟到营盘乡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

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李代伟到营盘乡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

返回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