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务要闻

金平“五动协同” 推动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中共金平县委组织部发布日期:2021/01/28  浏览次数: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金平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风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采取组织带动、阵地促动、载体推动、机制驱动、文化拉动“五动协同”模式,让乡村焕发新气象,铸牢乡村振兴“灵魂”。

  组织带动,握牢“方向盘”。金平县坚持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和系统抓、全面抓、联动抓、常态抓、长效抓“五同五抓”战法,深入推动全县1195党组织主动扛起扛实抓乡风文明建设这一重大责任,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党组织,抓在每一名党员干部手上。围绕建强党组织、发挥党员作用,严格按照“五个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党组织全面实现规范化建设标准,整体提升党组织功能和党员带头、带动、带领“三带”能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与精神推动力。坚持增志与提智同向发力,以树文明观、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走文明路“五个文明”为重点,创建县级文明村镇58个、县级文明单位39个、县级文明校园25所,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持久长效的“文明灵魂”。

  阵地促动,唱响“主旋律”。全县183所学校从实践养成抓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牢固树立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的理想和信念,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和社会新风形成。用好县乡党校、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各种资源,采用知识、送技术、送文艺、送电影、送健康等方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5次,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文化阵地作用,让农民精神生活健康有趣,思想不空虚,不被邪恶思想占领,自觉抵制恶俗低俗,弘扬和宣传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的乡土人情。

  载体推动,打好“组合拳”。以“党建+乡风文明”为载体,聚集产业富美、生态宜美、乡风淳美、文化尚美、社会和美、人居洁美“六美”目标,搭建理论宣讲、思政育人、司法普法、文化文艺、科技科普、健康体育“六个平台”,采取讲、树、助、乐、评“五种工作方式”,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提升全民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以“党建+项目”为载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5个,突出打造一批民族团结广场、伉偭小镇、勐哩傣乡特色村、滮水岩民俗文化村、阿鲁广场等汇聚新时代文明气息和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民生工程,围绕“长寿之乡”亮丽名片,规划实施长寿公园、长寿山泉水、长寿食品、长寿医药、康养中心等项目,打造长寿产业链,让全县群众共享更多更实在的新时代文明成果与长寿成果。

  机制驱动,用活“指挥棒”。实行县级领导挂乡、部门包村、乡村包组、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制,形成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带头亲自抓、部门全域深入抓、乡村一线具体抓的工作氛围。建立和完善目标任务、考评激励、跟踪问效、调度通报、分析研判等系列保障机制,让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处、细处和实处方向推进。围绕实现“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整县提升”目标,细化七项33条长效措施,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成果持续巩固与提升。推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合一”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民风民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进程。

  文化拉动,激活“动力源”。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采取以“乡村大舞台”、“文艺进村寨”等为载体,组建180支党建文艺队,传播党的声音,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唱响“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旋律。依托金平战史馆、烈士陵园、“英雄十姊妹”党支部等红色资源,全面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接受党性锻炼和红色精神洗礼。将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礼仪等民族文化元素植入乡风文明建设中,深度融合,积极营造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以良好生态资源为底色,打好“多彩长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康养旅游、长寿饮食等潜在资源,让碧水蓝天净土成为人人享有的“长寿秘方”。把乡风文明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组建119支文明实践服务队,深入开展孝老爱亲、敬贤思齐、洁美宜居、遵规守序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县农村营造“讲孝道、重孝行、兴孝风”浓厚氛围。

  (云南扶贫热线 县委组织部 王钦)

阅读下一篇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县城召开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县城召开

返回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