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
    jpxjtj/2025-00003
  • 发布机构
    金平县教体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3-18
  • 时效性
    有效

金平县教育体育局校园安全 工作提醒 (第七期)

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现就加强防溺水安全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各中小学、幼儿园严格落实,确保校园安全形势稳定。

一、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要求

当前正值春季,溺水事故进入预防期,各中小学、幼儿园须以“生命至上”为原则,多措并举强化防溺水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一是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形式,普及防溺水“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二是利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视频等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重点强调科学施救方法(呼救、报警、利用工具救援等)。

(二)落实家校社协同。一是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班级微信群等途径,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尤其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的监管。二是提醒家长严禁学生到江河、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玩耍或游泳。三是充分发挥“编外校长”“驻村小爸妈”工作队作用,强化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四是加强隐患排查,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校园周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设立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

(三)完善应急机制。一是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近期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脸盆憋气体验”活动,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二是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现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

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要求

针对近期刷单返利、网络钓鱼、虚假投资理财、虚假中奖、“杀猪盘”等诈骗行为偶有发生,为切实保障教体系统师生个人财产及信息安全,有效规避电信诈骗风险,各中小学、幼儿园需增强师生及家长反诈意识,切实保护财产安全。

(一)深化反诈宣传。一是各中小学、幼儿园主动邀请公安反诈中心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揭露“刷单返利”“游戏账号交易”“冒充老师收费”等常见骗局。二是利用校园LED电子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反诈警示案例,提醒师生不轻信陌生电话、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

(二)推广反诈技术手段。一是组织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二是定期检查师生手机是否安装可疑软件,防范木马病毒窃取信息。

(三)加强家校联动。一是提醒家长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及社交账号的监管,警惕“免费皮肤”“低价游戏装备”等诱导性诈骗话术。二是班级群实行实名制管理,班主任定期核查群成员身份,防止骗子冒充教师索要费用。

(四)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是发现自己或他人遭遇电信诈骗,要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通话记录、短信、转账凭证等;及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尽可能减少损失;收到可疑包裹不要轻易打开。二是对受骗师生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二次伤害。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警钟长鸣!请各中小学、幼儿园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安全工作,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