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寿金平 > 民族文化 > 正文

金平傣族的节日

来源:金平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0-05-04 浏览次数:

  傣族的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隆示”、“叫谷魂”、“对歌节”等。

  1.关门节。又叫傣族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夏历腊月24日,家家户户都要清扫房屋,给屋顶添土,浆洗衣服。25日为之最后一天,即日起不事农活,故称关门节。12月27日或28日杀年猪,舂粑粑,迎新春。30日夜全家团园,灯火长明,老人夜不就寝,静听屋外动静,占卜来年凶吉,称为“考夜”。正月初一,天刚破晓,家家户户都要拿着香火纸钱到井上去“抢新水”。初二初三,村村寨寨“立秋”,即在平地竖起两根木竿,顶端交叉,于上方横档一根木头,形同“A”形,秋立好后由村里的“招把”备上一桌酒菜在秋下祭祀,青年和小孩“争食”酒肉饭菜,继而“招把”端起一个背篓,再从背篓内抓起五谷和碎红糖向人群撒去,在场的人有的脱下帽,有的张开衣襟来接(掉在地上的不拣),以接得多者为幸,意为这是自天而降的幸福种籽,开春以后就把它撒播在田地里,祝愿五谷丰收。行过撒播仪式后,先荡空秋三转,再请一个老人荡三转,然后由青年人尽情荡耍。新中国成立以后,傣族村寨已经不设“招把”,撒种仪式由村里有威望的长者主持。

  2.开门节。又叫“出门节”。每年夏历正月的第一个属鼠日为节期,各地仪式不同。以傣倮自称的,节日这天,村里要备办四桌酒席,到村边后山一个固定的祭祀地点祭祀,祭祀分东西南北四方,每年只祭一方,年年如此,轮方祭祀。祭祀时,平地立起一根削掉皮的树干,参加祭祀的人叩头敬酒,然后轮番用火药枪对树干射击,每射中一枪,由主持仪式的老人敬酒一盅,以射中次数多者为荣。如树干累射不倒,射击的人可用火药枪将树干推倒,傣族称此为“打凶神”。凶神既倒,祭祀完毕。过了开门节,人们就可以使锄头,动犁耙,投入当年的春耕生产了。

  3.隆示。有的地方又叫“隆赶”。傣语“隆”是指一棵树或一片林,“示”或“赶”都是祭祀的意思,所以,“隆示”就是祭树神。古代傣族立寨,都要植树纪念,故傣族人民把立寨种下的树当作村寨的保护神。“隆示”的时间在夏历二月,具体时间各村不尽相同。一般都是由立寨人的后裔领头,全村男性到一棵专门的树下祭祀。“隆示”期间,互相走亲串戚,互致节日祝贺。男女青年串山串寨,对山歌,找伴侣。大顺寨一带在“隆示”的第二天,青年男女邀约到河里捞鱼摸虾,直至傍晚再将捕获的鱼虾各取少许,放入江河,意为来年鱼虾满江河,捕不完,捞不尽,当晚在河畔共餐,男女青年同吃同乐。“隆示”期间,客人准进不准出,定要留下盛情款待,方能了却心意。

  4.叫谷魂。又叫“招谷魂”。每年夏历十月,五谷进仓,傣族人民都要择月末的最后一个属龙日叫谷魂。是日,各户都要到田间杀上一只母鸡,点燃一堆稻草或秕谷祭祀。祭祀后取少许秕谷带回家,放入仓里。以示谷魂已经归家,以后就可开仓用粮。

  5.对歌节。每年五月端午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区乌湾乡的那边大龙潭过“对歌节”。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老人小孩则带着干粮来听歌。对歌节是男女青年交朋友,找对象的极好机会。

  除此以外,傣族的节日还有“九月年”、“凡耐们”等,但一般不太隆重,渐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