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瑶族节日多数与汉族相同,普遍都过春节、元宵节、麻雀节、众会节、端阳节、目莲节、盘王节等。
1.春节。每年夏历腊月24—28日宰杀年猪,准备过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煮粽子,献天地。瑶族的粽子大的重约三公斤,小的约两公斤。粽子里配有草果、木姜子等配料,内包肥肉。大年初一中午举行传统的“打马鹿”活动。即用纸裱糊一只马鹿,置于场地中央,全村男子个个到场,用火药枪朝“马鹿”射击,凡射中者,当晚要提一块肉、一斤酒,到主持人家里会餐,瑶族称此为“喝马鹿汤”,席间共商年内狩猎事项。
2.元宵节。每年正月十五,瑶族村寨普遍休息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杀一只鸡,蒸糯米饭祭神,为牲畜招魂。祭祀活动由祭师主持,祭师由德高望重的男性担任。每个祭师只能为三家人支持祭祀,所以元宵节这天,祭祀特别忙碌。
3.麻雀节。每年夏历三月初一,各家各户都要蒸糯米饭(或包粽子)祭麻雀。祭祀时,各家都要取少许糯米饭捏成小饭团粘在门板上,意为让麻雀吃饱吃够,不致啄食地中五谷,确保粮食丰收。
4.众会节。每年夏历二月初二,瑶族村寨都要杀猪过众会节,瑶语称为“凑泥煞”(意为祭龙)。“凑泥煞”由寨老主持,届时各家各户都要提着鸡、蛋、酒到龙树前祭祀。祭毕,由村里长者带领着村民到村边路旁植树,绿化环境,保护水源。
5.端阳节。每年夏历五月初五,瑶族人民都要过端阳节。过节时要杀公鸡,煮粽子,祭谷娘。各家各户都要到田间除地老虎(鼠),意为灭鼠害,保庄稼。
6.目莲节。每年夏历7月14日,瑶族村寨都要杀二三头肥猪,分祭祖宗。祭祀时各家各户都要包粽子,剪纸衣,烧纸钱送祖。节日这天,各村各寨都要发动村民修桥补路。
7.盘王节。又称“跳盘王”,是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境内瑶族多在每年夏历冬月的第一个属猴日祭祀。1984年8月,经国家民委批准定于每年夏历10月16日为全国瑶族盘王节。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粑粑,请祭师在立寨之主的家里祭祀。祭祀时,村里要杀一二头肥猪,并举行两天的“跳盘王”活动。跳盘王时,先由立寨之主鸣枪两响,然后由两名身穿袈裟的男子在长鼓的伴奏下起舞。舞蹈动作分为动鼓、功曹、招兵、请圣、招龙、安坛、解度、还筵等八场。起舞时,须有两名男子端坐于神台之下,背诵经文,颂扬始祖,祈求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