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寿金平 > 长寿密码 > 正文

中华蝴蝶谷印象

来源:金平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0-08-12 浏览次数:

 

前 言

  蝴蝶体态窈窕,艳丽多姿,人们为它赞赏被它迷恋, 古往今来的诗文、绘画、装饰,蝴蝶都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北宋诗人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称谢蝴蝶。唐代诗人徐夤的《七律 · 蝴蝶》脍炙人口:缥缈青虫脱壳微 / 不堪烟重雨霏霏 / 一枝 秾 艳留教住 / 几处春风借与飞 // 防患每忧鸡雀口 / 怜香偏绕绮罗衣 / 无情岂解关魂梦 / 莫信庄周说是非。可见,蝴蝶早已 被人们誉为 “ 虫国的佳丽 ” , “ 会飞的花朵 ”“ 有生命的灿烂图画 ” 。

  1961 年,我国邮电部准备发行一套 20 种中国蝴蝶的邮票,根据蝶类专家的意见,其中必须有一枚金斑喙凤蝶邮票。可是,国内一时找不到这种蝴蝶标本,图案设计者不得不借助外国的资料。当时,在英国大不列颠自然博物馆的昆虫标本珍藏室里,讲解员骄傲地介绍说: “ 这漂亮名贵的蝴蝶,名叫 ‘ 金斑喙凤蝶 ’ ,它的产地在中国武夷山,全世界只有我们博物馆里才有这种蝴蝶标本。 ” 经过昆虫专家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在云南金平马鞍底采集到了喙凤蝶的图片和标本,据专家考证马鞍底蝴蝶谷就是 “ 金斑喙凤蝶 ” 产地。

  自 2009 年以来,各大媒体、电视台、报刊、杂志相继对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进行了摄制和报道。 2009 年 8 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 “ 芝麻开门 ” 栏目播出了 “ 蝴蝶谷探秘 ” 节目; 2010 年 5 月 —6 月中央电视台节目组正在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紧张拍摄,制作完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十套播出; 2009 年 3 月,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刊登题为 “ 云南马鞍底 · 中国的蝴蝶谷 ” 的文章; 2009 年 9 月,在《影响力》一书特稿中刊登 “ 云南发现蝴蝶伊甸园 ” ; 2009 年 12 月,《中国蝴蝶》杂志第十二期刊登 “ 云南金平马鞍底蝴蝶资源与生存景观的开发利用 ” ; 2010 年 1 月,《红河》杂志刊登 “ 对金平马鞍底蝴蝶谷生态旅游的构想 ” ,随着各媒体电视台、报刊、杂志的相继播出和报道,人们开始对神秘而美丽的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有所了解。

  马鞍底位于金平县城东部,东、南、西三面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老街省坝洒县迤底乡和莱州省封土县瑶山乡接壤,国境线长达 156 公里 ,国土面积 284.7 平方千米,距红河州州府蒙自 123 公里 ,距金平县城 148 公里 ,距国家级口岸河口仅 98 公里 。马鞍底境内最高海拔五台山主峰 3013 米 ,为滇南第二高峰,最低海拔仅 130 米 。全乡 森林覆盖率高达 70% ,有自然保护区 11.6 万亩,年平均降雨量 2500 毫米 。由于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境内西北部是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红豆衫、桫椤、福建柏、鸡毛松、鹅掌楸、红花木莲等;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巨蜥、蟒蛇、眼睛蛇、蜂猴、穿山甲、凹甲绿龟、岩羊、麂子、白鹇等以及各种蝴蝶。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各种名贵兰花、药材、草果、香菌、木耳、白生、竹笋、青蕨等野生植物,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存极为完整,珍禽异兽种类繁多,被誉为 “ 大自然基因库 ” 。境内水资源丰富,瀑布飞泻,河流奔腾,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景点有以裂缝为国界的跨国奇观 —— 天生桥、五台山瀑布群、古茶树群落、平河大草地,五台山探秘,还有别具一格的哈尼蘑菇房、梯田风光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里是集自然景观、科考探险、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原生态旅游秘境。

蝴蝶资源篇

  蝴蝶是一种集文化、生态、旅游、经济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观赏性昆虫,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动物; 99.9% 以上的蝴蝶对开花植物进行传粉,创造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科学上仿身学的重要种类,在科学上飞机制造中的隐身、拟态都和蝴蝶有重大联系;在科研、科普、工艺美术中有极高的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一直是美丽、爱情的化身,多年来深受文人骚客和广大游人的喜爱和追捧。

  在方圆 284.7 平方千米的马鞍底乡境内,在每年的 5 至 7 月,以百万至千万只计的美丽精灵漫天飞舞,山林间、乡村内、清泉边、溪流旁、屋檐下、酒桌上 ….. 无处不在,它们与人同行、与林同行、与水同行,在蝴蝶爆发的季节形成 “ 蝴蝶聚会 ” ,人们可以像翻书那样,一只只拨开,寻找最美丽的那只 …..

  马鞍底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北热带、南亚热带的过度区域,属著名的哀牢山南段,最低海拔 130 米 ,最高海拔五台山山顶 3013 米 ,海拔高差达 2883 米。 高差明显的垂直地带变化和干湿分明的季节变化,以及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植被和复杂多样的小区域环境,加之地处边陲,交通不便,为蝴蝶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蝴蝶没有遭到制作蝶画和蝴蝶标本者的浩劫,使得异常丰富的蝴蝶种群得以保存下来 , 成为直至二十一世纪中国尚存且规模最大的蝴蝶谷。西南林学院的刘家柱、周雪松两位专家,经过 10 余年观察和研究,发现马鞍底乡境内蝴蝶种类多达 11 科 220 种,据推算,马鞍底乡境内的蝴蝶种类可达 400 余种,远远超出了被誉为 “ 中国蝴蝶谷 ” 台湾蝴蝶的种类和数量。

  由于马鞍底残存着山地雨林和保存完整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植被类型,有着适合蝶类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从而使蝶类的物种资源非常丰富, 马鞍底乡境内蝴蝶主要的种类有:箭环碟、凤眼碟、枯叶蛱碟、白带锯蛱碟、褐钩凤碟、喙凤碟、紫斑环碟、美凤碟等。 从界河龙勃河与红河的交汇处到五台山山巅,都能看见蝶类美丽的身影。主要分布为:地西北天生桥的斑蝶科、凤蝶科蝴蝶群;石头寨、鸡窝寨古茶树群落的环蝶科蝴蝶群;标水岩瀑布的凤蝶科和蛱蝶科蝴蝶群;以中良河、太平桥河、水碾河、拉灯河为主呈帚状结构的箭环蝶蝴蝶群,其中最多的是在海拔 900 米至 1500 米的中华大节竹分布区域内的白袖 箭环碟。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只箭环蝶大量爆发,此时的山谷中、竹林里、溪河旁群蝶聚会,翩翩飞舞,如带带浮云、片片彩霞、形成一道罕见的自然奇观和生态景观。

山水风光篇

  马鞍底境内森林密布、沟壑纵深、水资源丰富、自然瀑布群宏伟秀丽。这里有 世界唯一的以裂缝为国界的地方,可一步跨两国的天生桥、有雄伟壮观的标水岩瀑布、有妩媚俊秀的拉灯河瀑布群、有古意盎然的千年古茶树群,有宁静秀美的平河大草地、有抗日战争碉楼遗址、有真正的大地艺术哈尼梯田,还有古朴浓郁的哈尼蘑菇房。

  天生桥,连接中越的桥梁。在马鞍底地西北边境上能清晰的 看见中越两国的界碑,步行至两个界碑之间,一阵阵咆哮如雷的河流声从一道深 40 余米、宽仅有 0.5 米的天然裂缝里传出来,这就是天生桥 ,世界唯一的以裂缝为国界的地方,可一步跨两国。站在天生桥上, 阴凉的水气伴随着河风,吹在你的脸上,浸入你的心扉。低头往下一看,令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裂缝两侧岩壁直立,谷中水流湍急,远看,从谷底冉冉升起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一道奇特的彩虹,景色犹为壮观。

  标水岩瀑布自上而下全长 256 米,上帘宽 3 米,下帘宽 35 米,丰水期下帘宽可达 40 多米。一眼望去,在绿色的树林丛中,好似一条银链从天而降,瀑声涛涛,把一片森林一分为二。对面正看,如珠帘垂壁;斜里侧观,似白链当空;向下俯视,像飞龙入水;抬头仰望,犹仙女散花,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不禁惊叹。游人可抵瀑布底端,潭水清澈见底,周围树木丛生,溪流边是以蘑菇房建筑为主的哈尼山寨,炊烟袅袅,景色优雅,让你置身于美如画卷的景色中。

  如果说标水岩瀑布的美犹如男子般的阳刚健壮,气势磅礴,那么,拉灯河瀑布的美宛如女子般的阴柔俊秀,亭亭玉立。瀑布从上到下共分为五个梯级,似一条条银链从悬崖峭壁中飞泻而下,瀑底瀑声涛涛,水雾迷茫,遇天气晴朗时彩虹相随。河流两岸草木翠绿欲滴, 周围原始森林广布,沿途多桫椤、野芭蕉、野生兰花、草果、薄竹、板根树木、藤本等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

  在马鞍底中梁村后山海拔 1700 米的地方 , 有一片四周青山绿树环绕的大草地 , 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周围花香蝶舞、牛羊成群、几间零星点缀的棚屋,这一切,构成了大自然中最宁静和谐的一幅 “ 画卷 ” 。 如果你喜欢野外露营,可带上你的行装,来平河大草地,生上一堆篝火,席地而坐,来只烤全羊,啃个羊腿,喝着可口的米酒 , 和当地的民族青年放情歌唱、忘情舞蹈,累了躺在绿地上,天为被,地为铺,看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听着那淙淙流淌的河水,不知不觉已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天、地、人合一的美妙感觉之中。

  万亩梯田又是哈尼人民鬼斧神工般创造的又一惊世杰作。梯田层层向上延伸,形如天梯,美如龙脊,充分展示了梯田缠腰的人文景观,其间不知包含了多少代哈尼子孙的辛勤劳作。

民族风情篇

  马鞍底乡境内世居着苗族、瑶族、哈尼族、彝族、汉、 5 种民族,他们是大山的民族,民居多半靠山而建、傍水而居,勤劳质朴的各民族兄弟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绚丽多姿、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蘑菇房就是哈尼族文化的特色之一,看,几户人家墙壁相连,屋顶相交,就像一丛蘑菇群从大地上冒出,显得那么古朴、宁静。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更令人 如痴如醉 …… 在这儿,你能参与到别具一格的瑶族婚礼;跳起音乐合着节拍的彝族响把舞;不时还能看到漂亮的姑娘和英俊的小伙在竹林里、瀑布旁谈情说爱或舞动的身影;你能看到各种漂亮艳丽的民族服饰,听到古老而动听的传说;吃到 原生态、无污染的优质稻米、希奇古怪的蚂蚱、虾巴虫、野生香菇、竹笋、竹虫、草果等做成的 “ 山珍海味 ” ;喝到自酿醇正香甜的米酒和芬香四溢的千年古树茶。

保护开发篇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在被人们发现的同时,也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马鞍底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普遍对保护生态的意识不强,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无意识地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有的已将蝴蝶赖以生存的植被砍伐,种植了大片的香蕉、杉木,施撒农药,使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良好的生态境受到了威胁和破坏。

  当前,如何保护与开发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自 2009 年,各级领导纷纷到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进行调研,其中: 2009 年 7 月云南省人大环资工委主任冯志成一行到马鞍底调研; 2009 年 9 月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霖一行马鞍底调研; 2010 年 5 月红河州州委书记刘一平一行到马鞍底调研; 2010 年 6 月省人大常务副主任李春林一行到马鞍底进行调研; 2010 年 5 月,金平县人大启动了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保护立法工作,同时金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从而全面拉开了 “ 中国 · 红河蝴蝶谷 ” 保护与开发的序幕!

 

这是白带锯蛱蝶

 

异型紫斑蝶-1

 

波纹黛眼蝶

 

好看的蝴蝶群

 

标水岩瀑布

 

拉灯瀑布

 

天生桥:地缝为界,左为越南、右为中国

温馨提示:本文及所属图片版权归属金平旅游局,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