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持续开展建强基层堡垒、改善保障民生、促进文化交流活动,让民族团结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全力打造多民族团结和谐美丽家园。
围绕建强基层堡垒、筑牢团结意识,金平县着力健全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联系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四个一”等制度,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保证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大力实施国门党建和红旗飘飘工程,建立“党群之家”,开展党的声音进社区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支部一面旗帜,党员一盏灯”诺言,使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各族群众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依托金平战史馆、“英雄十姊妹”等红色教育基地,经常性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着力改善保障民生、夯实团结基础,全县切实保障和改善社区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卫生室、小学、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医、养、教、学”保障设施一应俱全,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家园。以“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农户”的模式,继续巩固提升低海拔地区香蕉、橡胶产业,大力发展中高海拔区甘蔗、油茶等产业。探索出台系列制度及考核办法,推行“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结机制,组织473个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发展种养业、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促进文化交流、凝聚团结合力,金平县坚持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加大保护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傣族民歌、瑶族银饰、阿噜跳等4个项目、8名传承人已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哈尼族民歌、老勐烟筒等7个项目、9名传承人列入州级保护名录,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傣族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充分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多形式开展“乡村大舞台”走基层活动,让文艺在各民族中扎根开花。着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等活动,形成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良好创建局面。“多彩金平”“长寿之乡”文化品牌日益凸显,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破茧成蝶、奋勇争先”的金平精神不断凝聚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蓬勃动力。
(转自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