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金平要闻 > 正文

立村规民约促文明和谐乡风

来源:金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日期:2018-05-29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金平县纪委监委对各行政村村规民约“升级版”打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记住乡愁,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构建文明和谐乡风,不断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推进村民自治,促进礼法合治,让广大干部群众潜移默化接受新思想、新风尚。

  加强指导审查,以重塑经典立家风。在村规民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委主导,纪委、司法、法院等部门共同参与,县纪委和乡镇纪委把好村规民约审查关。各村在讨论和通过时由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参加,并经参加表决人员过半数同意方予以通过后,依法报当地党委政府备案,并张榜公布,确保用群众自己的语言规范群众言行。少数民族地区用汉语和民族文字“双语”制定村规民约,并通过采取墙体画、宣传展板和民族谚语等形式,将村规民约“晒”出来,将村规民约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在2017年全县重点打造24个中心村的基础上,力争2018年实现覆盖率达60%以上,到2019年实现97个中心村全覆盖。

  强化环境熏陶,以宣传展示亮家风。一是多媒体广泛传播。利用报刊、网站、微信、等媒介,对评出的村规民约、好家风进行宣传展示。二是多平台展示。在全县打造了一批村规民约主题社区、主体街,将村规民约通过绘画、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县纪委利用廉政文化走廊展示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良好家风,作为接受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三是民族舞生动演绎。全县新创复排了12个民族舞和6个小品,并将村规民约和好家风蕴意其中,让广大干部群众在乡音里受到熏陶和感染。

  注重结合融入,以常态普及扬家风。一是合法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各村的村规民约一律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既注重与村民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等内容相一致,又注重与本村农村治理的重点难点和民族地区的特点特性相结合。二是综合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结合各村实际,村规民约既有综合性也突出地域性,把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环境卫生等方面综合起来,重点围绕老百姓关注的村务公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调解等焦点问题进行规范,引导群众共建文明和谐乡村,让群众间少些矛盾、多些和谐,让党群间少些抵触、多些参与。同时,通过乡村大舞台、民族文艺队等方式将陈规陋习危害、村规民约规定等内容编排成舞蹈、快板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传递正向能量。三是可行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村规民约把一些口头约定变成易懂易行、接地气、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合村情民意实际的村规民约,让村民自觉遵守,有效避免“只说不做”的尴尬,强化村民的自我约束,提升农村规范化管理水平。

  (金平县纪委监委   普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