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金平: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占比93%

来源:金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日期:2018-06-14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金平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对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查处,持续有效运用“四种形态”,有序推进纪律审查工作。

  筑牢“防火墙”。着眼于风险防范,坚持从严教育,从注重“事后问责”转向“事前预警”,让批评教育成为常态。充分利用会议、宣讲、网络、短信、微信、培训等形式和载体,开展经常性、针对性、主动性的纪律教育,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党纪党规意识。拓展完善谈心提醒教育工作,对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等廉政风险较大的部门领导开展经常性约谈,对倾向性问题谈话提示、对潜在性问题谈话提醒、对萌芽式问题谈话批评、对苗头性问题谈话警示、对轻微违纪问题谈话诫勉。1至5月,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66人,占比93%,其中谈话函询22人,批评教育(提醒谈话、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225人,问责(通报、诫勉等)13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6人。

  铺撒“监督网”。通过来信、来访、电话、网络等拓展受理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强化问题线索排查,把问题线索办理“零暂存”作为践行“四种形态”的重要抓手,全面受理党组织和党员的违纪线索,以及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有效整合资源,组成3个检查组,围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12次,共发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作风懒散、违反会风会纪等问题30多个,敦促相关单位立即整改落实,并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同时延伸监督触角,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熟悉农村工作情况、懂本地方言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夜访走访、暗访寻访等方式,主动深入村寨,收集突出问题线索,让监督范围内的党员干部感到监督无处不在,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铁面“拔烂树”。在“第一种形态”上下足功夫的同时,对后三种形态也毫不放松,坚持有腐必惩,精准打击。注重发挥反腐败协调组作用,加强案件信息沟通工作,定期交流情况和移交线索。全县各乡镇纪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委相关部室主动对接,确保信息畅通共享,加强协调与配合,对照“四种形态”的49种情形,准确确定适应的具体情形,最大限度实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精准运用。一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快速主动出击。认真分析研判违纪违规问题以及形势发展态势,找出扶贫、民生等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尽早进行专项整治,做到早查证、早处理,最大程度减少腐败存量、遏制增量。另一方面,以违纪问题为重点,快查快结。把违反纪律的主要问题查清后,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审查时间,快查快结、快进快出。对严重违纪但未突破法律底线的党员,当头棒喝;对不知耻不知止、不收敛不收手的,坚决立案调查,绝不姑息、绝不手软。1至5月,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共计立案28 件,结案2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 人,其中第二种形态15人,占比5.2%,第三种形态5人,占比1.8%。

  (金平县纪委监委   普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