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破解高寒山区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勐拉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特色产业种植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富民增收为目标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中高海拔地区大力发展香椿产业,力争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总支领航把稳产业发展之舵。我国香椿种植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四川等省份,云南省香椿种植主要分布在文山、弥勒等地,采收季多以夏季为主,金平县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拔1000—1400米的地区长年无霜,适合发展反季节香椿种植。通过勐拉镇党委、政府的牵头引线,老乌寨村党总支决定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引进金平璨铭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老乌寨村中高海拔地区打造香椿种植示范基地,并积极为项目落地协调土地流转、宣传发动等前期工作。截至2022年5月上旬,已发展香椿种植720余亩,其中璨铭合作社香椿种植示范基地种植420余亩,党员群众种植300余亩。每亩可种植1300余株,预计亩产500公斤,按照保底收购价1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
党员带头筑牢产业发展之基。万事开头难,新产业推广更难,为鼓励群众积极种植,镇党委主要领导带领乡村振兴办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老乌寨村党总支各支部书记、组长深入基地考察学习,并对产业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村党总支书记发挥示范作用,率先带领党员进行试种,不断消除村民群众顾虑,先后带动24户农户种植香椿300余亩,产生了由点到面的辐射效应。目前,种植面积还在继续扩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基地示范解决产业发展之困。璨铭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发展香椿产业,种植户分别与石屏县培林农场签订香椿种植和采收合同,为种植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收一站式服务。种苗供应1元/株,为降低农户前期种植成本,种植户可先付50%苗圃费,待产收销售后,再付50%苗圃尾款。反季节香椿采摘时间为当年10月底至次年2月底,市场价10—200元/公斤,合作社的收购价不得低于保底价10元/公斤,为种植户解决产品销售最后一道难题。据璨铭合作社香椿种植基地负责人童新介绍,若香椿产业发展顺利,达到规模种植以后,有望建设椿芽加工厂,开发香椿面条、香椿茶叶、香椿酱菜等系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勐拉镇通过打造老乌寨香椿种植示范基地,可辐射老乌寨、翁当、荞菜坪3个边境村委会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发展香椿种植业,有利于推动辖区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林下草果种植退出工作,进一步保障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共同守护绿色美好家园。
(稿件来源:勐拉镇人民政府 唐志存、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