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识诈反诈防诈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大寨边境派出所多措并举,在“防”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大力开展防范电诈宣传工作。
国家反诈中心APP,防诈宣传大作用。从今年4月份开始,大寨边境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开展国家反诈中心APP宣传推广和安装工作,进农户、进门店、进单位,确保人人知晓、人人安装。民警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借助赶集日、借助群众打疫苗时机等多种方式向辖区群众耐心讲解APP的安装方法、使用方式及功能,并告知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为个人终端设备提高安全防护、反诈预警等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程序,不要轻易卸载。同时,社区民警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将国家反诈中心APP推荐给身边人,扩大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大寨边境派出所辖区群众已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800余人,教育提醒群众1300余人。

巧用农村小喇叭,电诈宣传讲起来。“一切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一切网络兼职都是诈骗,一切网络免押贷款都是诈骗……”考虑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不使用智能手机,获得反诈知识的渠道受限,大寨边境派出所联合乡政府广播站,通过“小喇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实际案例、介绍电信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告诉群众如何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争取达到人人知电信诈骗、人人懂电信诈骗、人人会防电信诈骗的良好局面。“每周三傍晚小喇叭就流动广播反诈知识,我们这些不识字的人都能听得懂,简单的口号都能记得住。”村民李某高兴地说。
横幅海报宣传册,反诈宣传大作为。为创新反电诈宣传方式方法,派出所民警借助日常巡逻、安全检查和入户走访,在各村、辖区超市、卫生院、学校等地方粘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成了以点带线、以线盖面的立体化宣传氛围,实现了反电诈宣传数量和质量“双提升”。通过采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的形式,将反电诈知识传达到每一位群众,倾力守护群众“钱袋子”。截至目前,已张贴宣传海报30 余份,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集中宣传10余场次。村民王某表示“以前总说电信诈骗厉害,也不明白具体是个什么,现在到哪都能看到预防电信诈骗的知识,也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了。”
通过全方位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积极营造了人人参与反电诈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下一步,大寨边境派出所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力争做到人人覆盖、不留死角,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确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开展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