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沙依坡乡黄牛克村是远近闻名的阳春砂仁种植示范村,拥有全县阳春砂仁连片种植面积与挂果面积最大、创收最多的示范基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黄牛克村党支部带头,成立以党员为核心的“天一生物资源开发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书记罗远能担任理事长,采取“抓支部、抓党员、抓产业、抓文化活动”的“四抓”举措,团结带领全村98户443人走上致富道路。
抓支部强堡垒。以党支部、村小组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支部与村小组干部,大力提升支部带头与带动能力,奠定精准脱贫的组织基础。党支部与村小组争取资金90余万元,勇于新建党员活动室,硬化活动场地,解决无活动阵地难题;围绕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卫生整治等10项事项,制定出村规民约,倡导群众做遵纪守法的好村民。
抓党员当先锋。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进入农村专业合作社成为“红色股份”的模式,探索一条使民族群众、专业合作组织和村级组织三方都受益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2004年,党支部书记罗远能在低海拔地带发展林下砂仁种植,种植面积20亩,2007年挂果。试种成功后,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积极组织3名党员先行带头,探索发展中低海拔林下砂仁种植,建立试点砂仁种植基地50亩。2009年,党员先行试点成功后,开始在全村普通党员群众中大面积推广林下砂仁种植,并把已发展的砂仁产业,合理划分至全村每家每户进行管理。2014年3月,申请注册了金平县天一生物资源开发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书记罗远能担任理事长,全村98户443人参加了农村合作社。
抓产业促发展。尝到砂仁甜头后,黄牛克村引导广大群众大力推广种植,目前黄牛克村砂仁种植面积达3010亩,挂果面积近2650亩,砂仁产业已初具规模,被列为县、乡砂仁示范种植基地,2014年至2020年共产出砂仁干果20.48吨,总产值639.51万元,户均年均增收9732.32元,人均年均增收2065.7元,且带动了沙依坡乡阿哈迷、土马等周边村委会种植砂仁3640多亩,已挂果1080亩,产生经济效益97.8万元。黄牛克村现建成砂仁烘烤房一座,已形成集“种植、生产、管理、储存”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现阶段合作社已和云南中医学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共同开发的砂仁产品包括:砂仁饮片、砂仁茶、砂仁酒、砂仁蜜等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还有一系列相关产品尚在开发中。天一生物资源开发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们努力将黄牛克砂仁打造成云南砂仁特色品牌。实实在在的党建引领“红色股份”模式把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拧为“一股绳”,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主心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抓文化活动促融合。利用建党节、敬老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慰问老党员4名、困难群众3户,凝聚了党心民心。组建2支文艺队,不定期开展文艺汇演活动,丰富党员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由村党支部牵头,村小组干部和部分群众组织为主的“文明进家庭”活动的骨干队伍,定期不定期对群众执行村规民约情况、邻里和谐情况、环境卫生情况等进行监督,用文明典型教育和带动群众,把全村群众逐步培养成为倡导文明、传承文明的带头人、实践者。(沙依坡乡 田飞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