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现实 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省、州、县、乡向各贫困村派出了驻村工作队,帮助其脱贫致富。此时贫困村的老百姓看到了致富希望、满心欢喜,然而有些工作队员的做法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驻村队员经常出现派驻村不“住”村的情况,成了“走读干部”;有的到村上只是“打个蘸水”、胡吃海喝一顿拍屁股走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但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在群众中留下糟糕的印象,损害了政府形象。笔者认为做好驻村工作,驻村干部需有“三责”。
一要知责。 有些驻村干部确实可笑,挂勾将近一年,自己所挂的村都是“只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对于村里的情况更是“云里雾里”;谈起要开展的工作也是一脸茫然。作为驻村队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做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宣传好国家的政策法规、做好富民强村的服务、监督制度落实、督导组织建设进行,确实做好驻村工作。近年,尤其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村扶贫等工作上,帮助村“两委”做好精准扶贫,抓发展,摘穷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 ”。
二要担责。 驻村干部要有做好驻村工作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勇于担责,当先锋,唱主角,多为群众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时至今日,有些驻村干部还把驻村当作“镀金”捞取基层工作经历的一种手段;有些脑袋里还留有把驻村工作当成乡村度假理由的荒唐想法,这着实让人一惊,惊出一身冷汗。驻村干部要主人翁意识,和当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农村工作要实实际际付出行动,不能做“看客”,摆摆姿势、装装样子;也不能做“说客”,光说不练;更不能做“吃客”,吃坏了干群关系,喝醉了政府形象。
三要尽责。 驻村工作可不是闹着玩的,驻村干部要多走村入户,了解农村知识、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要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手牵手、心连心,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协调、充分利用自己所在单位的人脉、资源优势做好农村工作 ,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放在心上、把未来的发展放在计划中,落实在行动中。
派干部驻村是全国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驻村工作队员只有知责、担责、尽责,做到人在村中、村在心中、民在心中,方能驻出实效、驻出成绩、驻出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