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乡镇之窗 > 正文

金河镇“六个着力”固边兴边促脱贫发展

来源:金河镇 发布日期:2018-02-26 浏览次数:

  近年来,金平县金河镇立足地处中越边境实际,通过中央“强基固边、产业兴边、民生安边、团结稳边、生态护边、开放睦边”工程,积极推动辖区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加强维护国家统一,持续增进中越睦邻友好,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增进社会和谐安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强身子,着力强基固边“筑家园”。着力融合中央和省州县帮扶资金,合理整合“兴边富民”“兴地睦边”“沪滇帮扶”和“银行对连片贫困地区的贷款支持”等政策,实施了十里村热水塘边民互市点建设和边境隔离设施及村寨路灯等沿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沿边各村、各组交通保通建设,实现保通率达100%;加大实施田、水、路、林、村等边境地区兴地睦边土地整治建设,不断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实施了179个村组边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全面解决了边境地区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不断完善农村邮政、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村村响”工程全覆盖;突出苗族、瑶族、哈尼族等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成了集民风民俗、服装刺绣、生态瑶药、手工银饰等富有瑶族特色的邓家湾瑶族文化传承基地。

  二是想法子,着力产业兴边“摘穷帽”。出力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聚财创增收。根据产业产生效益周期长短,努力培植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种套结合的“三结合”立体经济,全力打造“肉铺子”“菜篮子”“果盘子”“娱园子”“药柜子”五大产业工程。全镇流转土地面积6401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形成了木本蔬菜、大棚蔬菜的2230亩“餐桌产业”;板蓝根和草果的5300亩“林下产业”;野生三七、黄精和重楼的740亩“药用产业”;红豆杉和杉木的9700亩“经济林产业”;龙塘山庄园和五家寨赏园的1600亩“游赏产业”;西洋菜合作社和养殖合社的“订单产业”;两蕉和甘蔗的24000亩“热带产业”,转变了发展方式,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建设了大老塘龙塘山生态娱园、十里村生猪养殖、白马河石斛、石桩油茶、五家寨果树等“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带动”发展致富路子鼓励和引导贫困村、贫困户抱团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各村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助推脱贫步伐。

  三是挑担子,着力民生安边“促保障”。聚力边民生产生活保障,不断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全面薄改”项目,持续抓实“控辍保学”工作,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7%,辍学率4.03%,完学率86.51%。聚力扩大保障范围,全镇6037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6.26%,兑现边民农合费补助每人70元;全镇26309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804.84万元,城镇低保资金547.22万元。聚力发展健康卫计事业,计生资助614人9.21万元,两孩政策稳妥实施,健康扶贫稳步推进。聚力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每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12余次,受益群众3.5万人次,文化交流演出86场次,全镇各项民生保障得到持续改善。

  四是撸袖子,着力团结稳边“聚民心”。发力维护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组织边境地区群众和驻边军警,每年至少开展2次联合集中学习活动和心得交流,实现军警民同学、警地同做。每年通过开展50余次“警地联席会议、联合检查、联合执法、联动巡逻、信息联合反馈和党组织沟通联络等“六个联动”,“党委包片、军警单位分区、责任民警到块”的群防网络得以建立,边境一线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针对辖区边境线长75.5公里,有7个边境村委会59个村民小组5717户24846人,共有界碑7块(界碑号:68-74号)和群众文化普遍素质偏低、交通不便等特点,各边境村“两委”及时与驻地军警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边关、守边防”送知识入村、送文化入村、送宣传入村等活动,全面细致查看边境情况,了解边境群众所需,合力解决群众困难。边境一线群众的国土、国防意识显著提高,军政军民感情更加稳固,社会稳定、边防稳定和部队稳定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2017年顺利完成中越两军第四次边境高层会晤、十九大安保和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开发暨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维稳和接访等工作。

  五是迈步子,着力生态护边“优环境”。大力加强边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新金河。近年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镇森林面积24.35万亩,森林覆盖率48.22%。全力杜绝边境地区森林火灾发生和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从严控制砍伐,确保完成封山育林任务,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招聘生态护林员207人,每年补助8000元,及时兑现公益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功能区转移补助资金,持续推进太阳能热水器建设和农村节柴改灶项目。全力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面山绿化规划,切实强化耕地保护,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促进“河长制”体系化、常态化,加快推进辖区河流的治理工程,打造水清岸美的生态环境。

  六是树样子,着力开放睦边“活发展”。用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积极做好与越南邻乡的睦邻友好关系工作,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前提下,继续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睦邻友好,共同发展边境贸易,在积极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的同时,积极建设完善热水塘边民互市点(与越南莱州省封土县王麻寨乡相望,1993年批准为中越边民互市点)。目前完成新街道建设2235平方米、人行道1590平方米、太阳能路灯22盏、绿化地11平方米、种植各种花木4060棵,平整停车场场地5414.87平方米,互市点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每逢街天有各种交易摊位300余个,日均有客商4500余人,铺面50余间。年均出入境人员8万余人次,年均货运量6万余吨,边境贸易总额9830万元,每周六赶一次集,成为金河镇开展边境经济贸易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陈普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