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基层治理实践中,铜厂乡以“1123工作法”为抓手,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矛盾化解、服务下沉、协同共治,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沃土持续绽放。
锚定一个总目标,践行枫桥新路径。铜厂乡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作为重要目标,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厚植民族情谊,让“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理念融入乡村肌理,打造民族和谐“铜厂样板”。
组建一支调解队,激活治理神经梢。乡党委政府联合司法所,组建由各村小组长、党员骨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员组成的调解队伍,尤其吸纳熟悉各民族习俗、语言相通的“身边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激活网格神经末梢活力。针对多民族聚居区纠纷,调解员用“乡音”讲法理、用“乡情”解心结,让各族群众在公平化解中感受尊重与认同。目前,已组建9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将97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员纳入其中担任调解员。

做到两个前置,筑牢纠纷化解防线。乡党委政府联合司法所、铜厂派出所,大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及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员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基层人员对纠纷的敏感度,使其能运用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9场次,覆盖100余人,打通矛盾排查预警与化解前置关键环节。通过“入户拉家常”“田间地头讲政策”,将隔阂消除在未发之时,筑牢民族团结“第一道防线”。

推动三级联动,构建协同治理格局。推动网格、村组、乡村三级联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村小组与网格联动,凭借信息快速互通实现早预警;村委会与村小组联动,利用熟悉村情优势确保小事不出村;乡党委政府与村委会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全方位提升治理水平。目前已成功化解山林水土、经济赔偿、婚恋等各类纠纷46起。
如今,铜厂乡通过“1123工作法”的扎实实践,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金钥匙”,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凝聚,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而持久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