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稻迎来了插秧的黄金时期。在金平县广袤的田野间,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徐徐展开。

几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过后,走进金水河镇哈尼田村的田间地头,仿佛踏入了一片忙碌的“绿色战场”。只见哈尼族妇女们挽起裤腿,纷纷投身于水田之中。她们弯着腰,双手如灵动的燕子,快速而精准地拔起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同时动作娴熟地将秧苗稳稳插入田中,一行行、一列列,整齐有序。


在水碓冲村,群众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瑶族李大妈一边插秧,一边激动地道:“这段时间我们寨子每家都出来栽秧了,刚刚下了几场大雨,田里的水充足,这是栽秧的好时机。大家都相互帮忙,今天栽我家的,明天栽你家的,拔秧的拔秧、栽秧的栽秧,人多干活不累。”

据了解,为确保全年农业丰产丰收,金平县农科部门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抓好农资备供、农资打假、农机检修、防灾减灾等工作,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据县农科部门有关技术人员介绍,今年农科部门除了备足春耕生产物资保障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当好农资产品安检员,对市场上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同时,还组织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从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专业的建议,帮助农民科学种田。

在金平县的其他乡镇,忙碌的生产同样如火如荼地进入了高峰区。当地人民群众抓住有利时机,早出晚归。耕地、耙田、播种、除草、施肥……每一项工作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繁忙的劳动气氛。

近年来,金平县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引进高产、优质、高效的两杂品种。在土地资源丰富的金河镇、阿得博、大寨、马鞍底等乡镇建立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样板区,推广种植近两万亩两杂优质品种。相关部门全力推进项目样板示范区的各项工作,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到田间管理,都进行精细化指导,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截至目前,金平县备足化肥2.18万吨(折存量),水稻、玉米种子693.5余吨,大春翻犁18余万亩,水稻育秧1.06万亩,其它农药、农膜等物资也已准备就绪,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