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勐桥乡驻村工作队来自州委组织部、州水务局、县委宣传部、公安局、民政局、招商局等不同部门,全乡驻村工作队员28人,其中党员17人,少数民族干部16人,单位来源广泛,有着从业各有所专、经验能力各有所长的独特优势,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25岁。勐桥乡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激发潜能,用人所长,形成了“各炒一盘特色菜、共办一桌小康席”的合力,有力推动了勐桥乡脱贫攻坚工作。
他们深入基层,心系群众,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全乡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参与完成2次脱贫攻坚动态调整工作;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对所驻村贫困人口进行脱贫分类汇总,帮助制定村级脱贫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找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措施。组织工作队定期遍访全乡1797户贫困户,开展村贫情、户贫情的综合调研,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制定帮扶措施86项,用心用情落实74项,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和方向,夯实了脱贫基础。
他们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由宣传部门驻村工作队员带头,带领各村驻村工作队员以宣传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与群众交朋友、话家常、讲政策、理思路,借助群众会议、党员大会、“三讲三评”等契机,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各级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全乡六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累计开展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三讲三评”93场次,受益贫困群众 7161人次;参与农村低保、城镇低保、控辍保学、年度征兵、危房改造推进、土地确权等政策的宣传、落实等工作。让贫困群众对脱贫的政策、目标、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增强他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他们把握苗头,积极参与,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参与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协助抓好邻里纠纷、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适时走访群众,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强化矛盾调处工作。公安、司法系统驻村工作队员,发挥长期在政法系统一线工作、善于调解矛盾纠纷的优势,同村干部一道,一共帮助调处矛盾纠纷41起。
他们以身作则,坚守底线,当好脱贫攻坚“监督员”。严格遵守选派工作纪律,以优良的作风和正面的形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捕捉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瞄准在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行为,参与监督公共基础设施质量,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他们一心为民,尽职尽责,当好人民群众“办事员”。驻村工作队员按照片区包保负责制,固定联系相应村民小组,按照“帮助不包办、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原则,小到写证明、申请书,大到帮助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等问题,认真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同时,民政系统各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当好所驻村委会、乡与派出单位的“桥梁”,牵线搭桥,协调资金、项目,驻村工作队通过不断努力,为所驻村协调了居家养老中心建设项目。
他们固本强基,激发活力,当好基层组织“指导员”。加强对基层党建的指导,努力促进“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良性互动。来自州委组织部的驻村工作队员,牢记组工干部身份,发挥职能部门优势,为基层党的建设出思路、提建议,帮助理清了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协助完成了各村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的引导工作。督促村党总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五议两公开”等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帮助完成党建APP宣传图片上传等工作。
勐桥乡在全面掌握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乡土民情、民风民俗等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全面指导,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引导驻村工作队员“真情驻、真心扶、真实干”这是勐桥乡为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共同制定的驻村口号,同时也是他们蹲点驻村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每名驻村工作队员除特殊情况请假外,月均在岗22天左右,在岗最多达到了213天,超过每年在岗200天以上的要求。
在严格管理的驻村工作队员的同时,勐桥乡积极为驻村工作队健康生活、工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先后投入1.1万余元,为驻村队员购置热水器、电磁炉生活用品、修缮村委会厨房等,解决吃、住难的问题;协调派出单位及时落实、保障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保障到位,积极引导全乡干部职工关心驻村工作队员,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整合优势,居中协调,真正将驻村工作队员的各盘“特色菜”端到了县、乡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酒席”上。
勐桥乡各驻村工作队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围绕精准扶贫、危房改在、项目库建设、基层党建等工作,牢记使命,扛牢责任,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激战一线,有效助推了县、乡各级安排脱贫攻坚重要任务,已成为勐桥乡脱贫攻坚的路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中坚力量之一。
(勐桥乡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