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州纪委副书记、州监察委副主任兰菊一行深入扶贫联系点金河镇十里村实地调研该村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李颖,金河镇党委书记李文明,金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黎正和,州纪委驻十里村工作队队长赵志坚陪同调研。
“村里情况如何?发展了什么可以让群众致富的产业?”在行车中,兰菊十分关心十里村的扶贫工作,沿途查看了进村道路状况、甘蔗产业发展、板蓝根产业发展和大棚推广试验项目推进情况,时而停车驻足,时而步行,不断提问问题,详细听取汇报。
“我家的房子建起来了,有住处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大寨村贫困户龙虎则这样说。在贫困户龙虎则家中,兰菊与他拉起了家常,详细了解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及对口帮扶等情况,并为其分析致贫原因,询问意见建议,鼓励他要自信自强,勤劳致富。随后,看了大寨村的危房改造情况,现场对危房改造的资金落实、工程质量和进度等方面一一作了要求。
“路修好了,桥架起来了,路灯亮了,活动室也盖好了,我们以后出行和开展生产就方便多了。”十里村的群众高兴地说。在村委会,兰菊参观了扶贫宣传栏和警示室。查看了扶贫工作台账,贫困人口花名册,详细了解该村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在全面了解情况后,兰菊要求:一是工作队和村“三委”要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要求,努力发展并做大做强产业,积极探索出一条精准脱贫、率先脱贫的新路子;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精准谋划一批项目,高效发展一批产业;三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培育扶贫“造血”功能,确保实现贫困户真脱贫。
接下来,兰菊还来到金河镇政府机关,查看了谈话室、档案资料室,对金河镇党风廉政建设台账进行了检查,并对金河镇2018年的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监督平台使用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听取金河镇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镇党委书记、镇长及纪委书记依次作了汇报发言。
座谈会上,兰菊指出,脱贫攻坚是我们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形成合力,将扶贫工作落到‘人头’、找到‘穷根’、扶到‘点子’、帮到‘心坎’,确保十里村建档立卡人口如期实现脱贫。并强调,要一线蹲点靠前站位,压实责任,一线帮扶为民服务,树立形象;要经常深入村寨督促各项工作进展,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政策对接和工作衔接;要扎根农村、心系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扶贫工作,努力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助推器”;要加强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加大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力度,对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进行问责。大家要凝心聚力,擂鼓冲锋,用心用情解决十里村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2018年如期脱贫。
据悉,自1996年十里村村委会确定为红河州纪委挂钩扶贫联系点以来,先后实施了温饱工程、整村推进、兴边富民、兴地睦边、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素质提升、致富能力提高、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至目前,州纪委投入资金184.5万元,硬化了白岩脚、大山村等6个自然村村内外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投入资金222.6万元,新建了十里村新寨等9个综合活动室,健全了村级阵地建设;投入资金36万元,修建干树枝村等4块球场,为群众解决了活动、办事的场地;投入资金20.8万元,修建了大保村等 4个村内卫生公厕;投资28万元,为老乌寨等5个自然村安装太阳能150台;投资43.6万元,实施了大山街、热水塘2个自然村人畜饮水项目,解决了2个村105户402人的饮水困难;投资94.4万元,实施了大寨等7个边境村寨亮化(路灯)工程。
(金平县纪委监察委 普朝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