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纪委监委以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立足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整合反腐力量,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严查“微腐败”,助力脱贫攻坚,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上半年,累计纠正和查处脱贫攻坚问题128个,处理责任人266人,其中:批评教育(提醒谈话、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235人,问责(通报、诫勉等)18人,党纪政务处分7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6人。通报曝光扶贫领域违纪问题4批14人。
执行问题发现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违纪问题线索机制”、“脱贫攻坚违纪问题线索的处置流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五项工作机制”等,提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用好畅通群众“五级联动”诉求渠道,上半年,全县各级群众诉求机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诉求96件次,办结96件次,办结率达100%。
创新线索处置机制。实行问题线索集中管理制度,将全县不同来源的问题线索全部交由县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统一登记、集中分流、全程督办,构建“一个室”管到底、“一批人”清到底、“一条线”统到底的问题线索管理体系;实行问题线索“三级”排查制度,按照纪检监察室务会议“一级排查”提出处置意见、分管领导召集业务骨干“二级排查”分析研判把关、召开县纪委书记专题会“三级排查”确定处置方式的排查流程,审慎精准处置问题线索。
整合执纪审查力量。沿用已构建的“一中心,五片区”的纪律审查构架机制(即组建金平县纪律审查工作指挥中心,对全县纪律审查工作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将全县13个乡镇分成5片责任区,分别由县纪委常委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区域内乡镇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形成县纪委监察委领导班子成员划片包干、纪检干部广泛参与、县乡纪委紧密协作、乡镇纪律区域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力量不足、监督执纪经验欠缺等问题;实行快查快办机制,坚持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的优先办理,快查快结。
推行乡案县审制度。乡镇案件初核由县纪检监察室提前把关,立案后结案前由县案件审理室进行审理,避免了乡镇纪委业务不熟,案件质量不高的情况,把每件案件都做成“铁案”。目前,已办案件均实现“零申诉”。
“群众的关注点就是我们查处的重点。我们一定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通过抓早抓小,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时,得到纪委、监委的教育和提醒,避免他们滑向犯罪的深渊,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门心思放在,如何为金平打赢脱贫攻坚战上下功夫,如何为实现金平跨越发展上下功夫。用铁的纪律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不断巩固发展贡献力量。”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金平县纪委监察委 普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