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2236
  • 发布机构
    金平县编办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4-16
  • 时效性
    有效

2017年度金平县马鞍底乡中学法人年检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32530432243313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7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中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中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

法定代表人

李云春

开办资金

8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7.7

313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按相关规定执行。

2017年教育工作情况 (一)、安全工作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常抓不懈,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落到实处,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签订责任书,把安全工作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2、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日”各项工作,多形式地开展学生安全知识教育,以讲座的形式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让法制走进校园。做到让学生知法守法。 3、加强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增强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教职工处置突发事故、保护学生的技能。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安全工作主题班会;召开学生家长会;加强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利用专栏、黑板报宣传交通规则。 4、加强防火、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周活动,利用宣传栏,学生会,家长会,黑板报,主题班会,致家长一封信,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学生防火、防溺水教育。 5、加强和家长联系。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离不开学校和家庭,只有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才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本学年,我校督促班主任通过电话、短息、家校通等方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通知家长,比如:学生缺课、不上晚自习、在外飙车、擅自到河边、池塘游泳等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行为。此外,还通过校讯通平台向学生家长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帮助家长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校园建设工作 1、增加了学校的绿化面积,目前学校绿化面积达500多个平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校新增围墙208,水泥地板浇灌539平方米,挡墙278立方米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保障。 3、学校对老教学楼进行了维修整顿,对老教学楼的门窗进行了修理,保障了学生在教室上课不受刮风下雨的影响;其次,对男女生宿舍的门窗进行维修,保障学生在宿舍的安全。 (三)、控辍保学工作及精准扶贫方面 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及各村委会负责人配合我校在每学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控辍活动月”中,以校领导为核心,以全体教师为骨干,分6个小组,出动44名教师,利用开学后的双休日,深入各个村子,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全校师生齐动员、齐参战,加大增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力度。做到宣传到村、到户、到班、到人。并结合实际,宣传依靠科技、文化发家致富的典型,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法定的又是实用的,造成一种良好的控辍保学工作氛围。在上一学年中,学年初学生总人数为581人,转入3人,转出18 人,七年级其它减少1人,返校参加期末考试人数18人, 实际辍学学生人数为43人,学年末参加考试总人数为540,巩固率为92.9%,辍学率为7.4%。在控辍保学方面,我校还应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减少学生的流失,认真做好学生的劝返工作。 教育精准扶贫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我校也将教育扶贫作为了一项重点工作。据调查,我校建档立卡户学生就有268人。为了走好扶贫之路,做好控辍扶贫工作,我校认真落实并用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等补助资金,学生在学校吃饭,不用再交一分钱就可一日三餐管吃饱。我校在校学生534人,建档立卡学生277人,全部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每人每月125元,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每人每月80元,及免费教科书。另外,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治理“三乱”(每学期开学,学校严控不准收费;在新教材征订中,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把关,不准征订教辅资料;严控一些指令性的捐款等。),尽可能地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此外,过去的一年中,我校教师下乡作辍学学生返校复学工作4次,走遍全乡6个村委会下辖的68个自然村,家访、劝返学生人数达168人次。实施“一人一案”,安排未入学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切实提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四)、教学成绩方面 1、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控辍保学”工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学校领导“重硬件,轻软件”,重“控辍保学,轻教学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学校“以研促教”成为空话。首先,学校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的效率低,缺乏教学指导。其次,教研组没有明确的教研课题,教研活动单一,无非就是组织教师听几节课或教师教学讲赛 ,学生学科竞赛等。 第三、教师上课形式单一,多数老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生。 第四、电子白板的应用培训不到位,教师上课使用效率低,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第五、 许多教师评上职称以后,工作不如之前努力和负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接受和运用也须时日;为了避免背上体罚学生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黑锅”,许多教师对学生是听之任之,消极管理,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悉听尊便,无疑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六、毕业班学生辍学率较高。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后,大量学生于4月底自愿去中职学校跟班就读,这部分学生于6月返回本校,直接参加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普遍较低,甚至有的学生只写名字不答题,这就使我校九年级学业水平成绩倒数的主要原因。 以上原因,使得我校在去年的教学成绩排在全县倒数第四,所以,在今年的工作中,要加强教学工作质量,争取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家庭因素 第一、多数家长意识不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在家不督促孩子温习功课,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觉得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会计算简单的加减乘除,将来能打工挣几个钱就行。 第二、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要么就是过分溺爱,要么就是对孩子动辄吆喝打骂,言行粗暴,造成孩子逆返心重,对学习不感兴趣。 第三、留守儿童问题多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督和辅导几近于零。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是文盲或半文盲。因此对留守儿童学习的监督和辅导就是一片空白。而且,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和习惯极不健康。缺乏父爱母爱的阳光,给留守儿童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溺爱和纵容,隔代教育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固执任性,自卑孤僻,郁郁寡欢。又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往往沾染上一些社会恶习:如吸烟喝酒、打架斗殴、逃学上网、来到教室也是想睡就睡,老师叫醒他还和老师吵嘴,甚至偷盗赌博、敲诈勒索(在校园里向小同学收保护费)。公安机关和学校教师,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和“控辍保学”,又不能采取强制措施;缺乏家庭参与的批评诱导,效果是那样的脆弱。如此种种,给学风教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就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 3、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 学生及家长对就业存在一种单一认识,就业就是国家包分配。2000年以前,农村学生只要刻苦努力读好初中,考上中师中专,毕业以后就可以得到一个“铁饭碗”了。身边工作的政府干部和学校教师,基本就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面对如今大学生不分配的就业现实,许多家长学生就产生了一种读书无用的误解。所以,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学生不努力读书,就使得教育质量的提高面临一道无形的难以逾越的认识藩篱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缺乏主动。 4、优质师资和生源流失严重 我校教师结构中特岗教师居多,造成我校教师流失现象非常突出,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每年都有几个骨干、尖子教师被选调到县城附近学校去任教,以充实他们的师资力量,这种现象和做法,是对我校教学的致命打击,也是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大障碍。现在我校教育陷入了“教育质量差→优质生源外流”、“优质生源外流→教育质量更差”的可怕漩涡。生源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一个学校、一个地方教育质量的好坏。老百姓看教育很简单,也很实际,就看你的考试成绩。现在部分家庭虽然不是很富裕,但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到一所教学环境较好的学校去学习,宁肯自己拿出更多的费用也要把学生送到县城初中去上学,导致了我校优质生源全部的流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32530432243313W,有效期:2017928日至2022928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