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州“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战略布局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着力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产业培植、民生保障、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州,好于预期。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25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全州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6.35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8%。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2.4:49.5:28.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4、7.8、2.3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分别为12.3%、68%、19.7%。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4.21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部GDP比重45.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农业经济稳中有升
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9.96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12.08亿元,同比增长6.1%。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同比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14.56万吨,同比增长0.1%;蔬菜产量3.46万吨,同比下降0.1%;水果产量42.11万吨,同比下降0.1%;茶叶产量513吨,同比增长11.8%。畜牧业产品产量同比有所增长,家禽、牛、生猪、羊出栏分别为385.3万只、2.58万头、46.58万头、0.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3%、13.1%、8.9%和7.1%;肉类总产量达4.13万吨,同比增长5.4%;禽蛋产量1703吨,增长6.4%。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9.39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06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6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2.6%,集体(股份合作)企业增长39.2%,其他(私营)企业下降0.5%;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5%,制造业增长5.6%,电力生产业增长4.4%。
从企业效益看,1-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利润总额372万元,与上年比止亏为盈。
——投资增速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35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国有投资83.65亿元,增长20.7%,占全部投资的83.4%;其他投资16.7亿元,增长12.5%,占全部投资的16.6%。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加快,第一产业投资14.24亿元,增长44.6%;第二产业投资17.4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68.66亿元,增长15.9%。从投资的三大板块来看,电力生产投资3.45亿元,增长16.9%;交通运输投资9.53亿元,增长143.4%;房地产开发投资1.01亿元,下降15.8%。
——房地产市场呈现活跃
1-12月份,全县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达7.81万平方米,增长14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增长162.4%。
——国内、外市场贸易保持稳定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7亿元,同比增长12.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04亿元,增长10.9%;商品零售额10.53亿元,增长12.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69亿元,增长12.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8亿元,增长10.8%。
实现边境贸易总额18.4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进口总额2770万元,下降32.9%;出口总额2313万元,增长127.2%;边民互市总额17.92亿元,增长8.2%。
——财政地方公共预算支出较快增长
全年全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税收收入1.09亿元,增长6.9%;非税收入1.32亿元,增长7.7%。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65亿元,同比增长14.7%。
——金融机构存、贷平稳运行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81.3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7.87亿元,增长6.5%;各项贷款余额23.5亿元,增长2.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49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826元,增长9.9%。
总体来看,2017年金平县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下阶段,全县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狠抓政策落实改革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金平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