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
报告
——2023年11月29日在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喻田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按照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的议程安排,现将《金平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向本次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预算调整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预算调整的背景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疫情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显现,在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支持政策和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各类政策性增支、民生支出、刚性支出和改革成本需求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下,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突出、平衡困难加剧。县委、县政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统筹好当前和长远,立足新发展阶段,注重以“政”领“财”,落实以“财”辅“政”,以加强财源建设和财政管理为重点,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按照人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确保重点”的原则,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努力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着力民生保障,扛牢扛实“三保”责任,兜牢“三保”底线,多举措化解政府债务,大力增强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财力保障,统筹保障补短板强弱项等重点支出,在面对财政收入困难,财政平衡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确保政府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财政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今年的财政收支预算目标。
(二)预算调整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二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紧紧围绕县委“3326”工作思路,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壮大新兴支柱财源、打造税源骨干企业为出发点,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手段,着力培植壮大一批新兴财源企业,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支柱财源坚强稳固,财源发展强劲的可持续财源建设新格局。三是多举措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四是持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2.基本原则:收入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积极稳妥”原则,并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量入为出、量财办事、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到合法合规、真实科学,综合预算、统筹安排、规划约束、讲求绩效、民生优先、确保重点、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厉行节约、强化管理,集中财力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支持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保障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情况(本级)
2023年,金平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17万元与年初预算持平不做调整,其中:税收收入10,420万元,调增604万元;非税收入10,097万元,调减604万元。
2023年,金平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不做调整,但具体收入细项调整,具体调整情况为:
1.税收收入各税种有增有减,调增项资金额与调减项资金额相抵,调增60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调减税种调减额合计719万元,调减主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国家持续优化的减税降费税费支持政策、建筑行业重点建设项目存续不足、房地产行业交易量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增值税较年初预算调减14万元、企业所得税较年初预算调减245万元、房产税较年初预算调减127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较年初预算调减24万元、土地增值税较年初预算调减254万元、耕地占用税较年初预算调减29万元及环境保护税较年初预算调减26万元;税收收入调增税种调增额合计1,323万元,调增主要原因是因金属矿企业金平长安矿业有限公司及金平远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因矿价上涨开采量增加、个人所得税税费缴费增加等因素,个人所得税较年初预算调增7万元、资源税较年初预算调增1,11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较年初预算调增21万元、印花税年初预算调增1万元、车船税较年初预算调增63万元、契税年初预算调增82万元、其他税收收入较年初预算调增35万元(详见附表一)。
2.非税收收入各收入项有增有减,调增项资金额与调减项资金额相抵,调减604万元。其中:非税收入调减项调减额合计2,273万元,调减主要原因是教育费附加、森林植被恢复费等专项收入未达预期调减211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公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自然资源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耕地开垦费、不动产登记费)、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未达预期调减1,516 万元,捐赠收入未达预期调减50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未达预期调减46万元;非税收入调增项调增额合计1,669万元,调增主要原因是罚没收入、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矿业权出让收益及水资源费收入等增收因素,罚没收入较年初预算调增608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较年初预算调增1,037万元及其他收入较年初预算调增24万元(详见附表一)。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情况(全口径)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由年初预算321,535万元调整为324,406万元,调增2,871万元,增长0.89%。其中: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17万元与年初预算持平不做调整;转移性收入由年初预算301,018万元调整为303,889万元,调增2,871万元,增长0.95%(详见附表一)。
转移性收入具体项调增、调减情况如下:
1.返还性收入由年初预算2,876万元调整为1,388万元,调减1,488万元,下降51.74%。
2.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233,250万元调整为232,082万元,调减1,168万元,下降0.50%。主要是今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较上年减收,同时减少了阶段性的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和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及支持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收入。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49,850万元调整为49,110万元,调减740万元,下降1.48%。主要是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商业服务业等及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较上年均减收。
4.上年结转结余9,042万元,与年初预算持平不做调整。
5.调入资金由年初预算6,000万元调整为1,121万元,调减4,879万元,下降81.32%。主要是因今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6.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由年初预算0万元调整为8,526万元,比年初预算调增8,526万元。主要是根据我县本年度政府一般债券再融资及上级下达债务化解资金情况调整。
7.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由年初预算0万元调整为2,62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620万元。根据我县2022年度与州财政年终结算情况调整。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情况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321,535万元调整为324,406万元,调增2,871万元,增长0.89%。其中:县本级支出由年初预算303,335万元调整为303,000万元,调减335万元,下降0.11%;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因本年政府一般债券再融资8,526万元,由年初预算3,790万元调整为8,816万元,调增5,026万元,增长132.61%;转移性支出受预计上解支出、结转结余因素影响,由年初预算14,410万元调整为12,590万元,调减1,820万元,下降12.63%,其中,上解上级支出与年初预算6,500万元持平不做调整,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由年初预算2,044万元调整为2,680万元,调增636万元,增长31.12%,调出资金由年初预算0万元调整为1,121万元,调增1,121万元,年终结转由年初预算5,866万元调整为2,289万元,调减3,577万元,下降60.98%(详见附表二)。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项目调整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303,335万元调整为303,000万元,调减335万元,下降0.11%。总体调减项支出超调增项目支出,故减支。调减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育支出、农林水支出中涉农整合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等上级补助较上年相对减少;二是今年无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及支持重点民生等一次性和阶段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具体支出项增加和减少调整为: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由年初预算25,495万元调整为22,288万元,调减3,207万元。
2.国防支出由年初预算397万元调整为382万元,调增15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由年初预算8,315万元调整为9,873万元,调增1,558万元。
4.教育支出由年初预算59,598万元调整为61,933万元,调增2,335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由年初预算320万元调整为243万元,调减77万元。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由年初预算1,844万元调整为1,727万元,调减117万元。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年初预算54,980万元调整为52,844万元,调减2,136万元。
8.卫生健康支出由年初预算34,501万元调整为24,552万元,调减9,949万元。
9.节能环保支出由年初预算6,299万元调整为4,014万元,调减2,285万元。
10.城乡社区支出由年初预算1,630万元调整为4,836万元,调增3,206万元。
11.农林水支出由年初预算72,312万元调整为85,482万元,调增13,170万元。
12.交通运输支出由年初预算4,448万元调整为6,027万元,调增1,579万元。
1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与年初预算65万元调整为0万元,调减65万元。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由年初预算405万元调整为372万元,调增33万元。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由年初预算2,861万元调整为6,679万元,调增3,818万元。
16.住房保障支出由年初预算9,629万元调整为9,497万元,调减132万元。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由年初预算164万元调整为104万元,调减60万元。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由年初预算2,309万元调整为1,655万元,调减654万元。
19.预备费年与初预算3,034万元持平,不做调整。
20.其他支出由年初预算13,999万元调整为7,305万元,调减6,694万元。
21.债务付息支出与年初预算723万元调整为144万元,调减579万元。
22.债务发行费用支出由年初预算7万元调整为9万元,调增2万元。
(四)调整后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1.收入: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1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0,420万元,非税收入10,09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82,5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2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526万元,调入资金1,12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9,042万元,收入合计324,406万元。
2.支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81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5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80万元,调出资金1,121万元,年终结余2,289万元,支出合计324,406万元。
收支相抵后,一般公共预算实现全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三保”调整情况。“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财政运行的底线,强化“三保”责任的落实,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守住“三保”风险底线。2023年,全县“三保”支出预算数由151,215万元调整为148,647万元,调减2,568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预算数由46,496万元调整为45,156万元,调减1,340万元,主要是因为年初预算上级补助收入按照提前下达数和预估数进行编制,年度执行中实际发生数有变化;保工资支出由年初预算99,393万元调整为10,0241万元,调减848万元,保运转支出由年初预算数5,326万元调整为3,250万元,调减2,076万元,主要是因为“三保”预算审核办法调整支出保障分类科目。
四、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15,937万元调整为16,57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长4.02%,调增640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9,084万元调整为2,062万元,比年初预算数下降77.30%,调减7,022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由年初预算6,632万元调整为1,002万元,比年初预算数下降84.89%,调减5,630万元),调减原因主要是受今年挂牌出让土地减少影响;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2,793万元调整为2,934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长5.05%,调增141万元,调增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社区及农林水收入较上年增长;调入资金由年初预算0万元调整为1,12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与年初预算4,060万元持平不做调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由年初预算0万元调整为6,400万元,调增6,400万元,调增主要原因是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400万元(详见附表五)。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15,937万元调整为16,57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长4.02%,调增640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由年初预算9,245万元调整为11,462万元,增长23.98%,调增2,217万元,调增主要原因是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6,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00万元与年初预算持平不做调整;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由年初预算186万元调整为25万元,下降86.56%,调减161万元,主要是因为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可计提上解随之减少;调出资金由年初预算6,000万元调整为1,121万元,下降81.32%,调减4,879万元,主要是因为今年挂牌出让土地减少,形成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导致无调出空间;年终结余由年初预算106万元调整为3,569万元,增长3266.98%,调增3,463万元(详见附表六)。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1.收入: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2,06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93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6,400万元,调入资金1,12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060万元,收入合计16,577万元。
2.支出: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46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25万元,调出资金1,121万元,安排年终结余3,569万元,支出方合计16,577万元。
收支相抵后,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全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七)。
五、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调整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年初预算总收入113,001万元,调减365万元,调整后预算数为112,636万元,比年初数下降0.32%。调减主要原因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减少。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调整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年初预算总支出107,827万元,调减1,127万元,调整后预算数为106,700万元,比年初数下降1.05%。调减主要原因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减少。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结余调整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与年初预算持平不做调整,为5,17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年初预算38,336万元,调增2,624万元,调整后预算数为40,960万元,比年初数增长6.84%。调增主要原因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增加8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增加61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增加24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增加2,236万元。
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整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不做调整(详见附表十一)。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2万元调整为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下降100.00%,调减2万元(详见附表十二)。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万元,合计总收入2万元。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0万元,结转下年2万元,合计总支出2万元。
收支相抵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全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十三)。
七、做好今年最后收官阶段财政工作
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全面加强资金监管,大力提升资金绩效。同时,将年底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备战年底收官工作。
(一)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高财政收支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严禁随意减免税费,不断加大税收专项检查和税务稽查力度,堵塞收入漏洞,杜绝税收“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二是抓好非税征收。紧紧围绕确定后的非税收入目标任务,进一步梳理可供出售的国有资产,确保资产处置收入有效入库。三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决战意识、交卷意识、冲刺意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财政收支管理工作,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全年收支目标任务。
(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有保有压、量入为出、量财办事、收支平衡”原则,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加强支出预算管理,坚持精打细算,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非必需支出一律不予追加。二是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扛起“三保”保障主体责任,扎实做好“三保”监测工作,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同时,确保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地区民生。
(三)切实强化预算约束,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人大批准的预算草案,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做到没有预算就没有支出,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对确需办理的追加事项,规范工作流程,严格审批程序。二是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切实盘活存量资产和存量资金,建立闲置资产共享共用调剂机制,严格实行“限期使用、到期收回”制度,对结余结转两年以上的财政资金,收回总预算统筹安排使用,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切实控制和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实行限额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年度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控制在限额内,有效管控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项目审批,在政府债务限额内通过争取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规范举借债务,发挥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二是切实保障存量债务有效化解,培育财源提升政府综合财力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全面深入研究政策,积极有效统筹财力,科学、规范化解债务存量。三是高度关注债务指标动态变化,严格规范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按照合规的化债口径和工作流程,实事求是、动态如实反映隐性债务变动情况,准确统计债务相关数据变化,根据上级下达的债务率等各项债务指标运行情况,及时排查风险点,严格控制债务指标水平。
(五)多举措抓好统筹,确保全年收支平衡。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盘点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压一般、保重点,持续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将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二是促产业抓财源,努力培植新兴财源。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用足用活预算内资金、政府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担保贴息等资金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做大做强做优九个重点产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发展现有财源基础,带动传统税源稳步增长,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税源结构,努力培植新兴财源,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均衡性等其他转移支付资金,多渠道弥补财力不足,做好“三保”等财力保障。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全部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亟需支出项目。统筹好预算资金、政府债券、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各类资金,确保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
1.金平县2023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安排情况表
2.金平县2023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安排情况表
3.金平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预算表(按政府经济科目分类)
4.金平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平衡表
5.金平县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表
6.金平县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表
7.金平县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整平衡表
8.金平县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调整表
9.金平县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调整表
10.金平县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预算调整表
11.金平县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调整表
12.金平县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调整表
13.金平县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调整平衡表
相关附件:
附件【附件:金平县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附表12.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