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多形式科普活动一是团结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定印发《金平县开展2022年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并根据方案组织实施活动。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邀请中国科技特派团金平团专家、科技工作者代表、组织部代表,听取对科协、农科局的工作意见建议,了解科技工作的困难问题,加强与科技工作者间的沟通,表达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息和期待。结合“科技活动周”,组织科技工作者到勐桥小学、勐桥乡中学开展活动,通过车载视频、科普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为青少年科普了避险防灾、男女平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相关政策知识,为边远地区青少年搭建了科普平台。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组织科技志愿到北门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帮助群众做到科学防疫;派4名科技工作者同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助力者米香蕉培训,提供专业科技指导,全面提高香蕉种植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4.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于8月底,就农业农村、林草、水务、卫生健康、教育、自然资源、交通7个方面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进行调查,做好摸底工作,动态管理我县科技工作人才库。并呼吁和反映协调解决科技工作者遇到的困难问题,切实做好科技工作者的“勤务员”。二是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宣传讲解“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传达竞赛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在竞赛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力,不断取得突破创新。征集推荐二小“斑马线机器人”参赛。组织参加全国创新大赛的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大赛四十周年祝福语征集——“我想对你说”短视频录制。结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展活动。联同红河州科协、爱尔眼科医院深入勐桥乡开展2022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两个学校1700余名师生分批次体验了“漂浮的磁铁”、“视错觉钟”、“反应力测试”等科普教具,亲手操作无人机飞行、机甲战车对抗,为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搭建了科普平台,与科技零距离接触。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积极建立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协同合作机制,会同教育主管部门金平县各中小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推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在校园内的快速传播。利用微型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资源,免费向中小学未成年人开放,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发挥蝴蝶科技馆作用,将科技科普与本地特色相结合,在促进校内、校外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充分发挥县城区内科技馆作用,在科技馆开展“小小科普讲解员”培训1期10人,并发挥“小小科普讲解员”作用,培育锻炼青少年科普能力。三是发挥宣传作用,做好重点人群科普工作。充分利用大篷车流动特性,根据当月活动安排,先后到马鞍底、金水河、沙依坡、者米等多个乡镇,开展大篷车下乡活动12次,充分发挥大篷车流动性,将科普知识搬到田间地头、村头街尾。于9月到屏边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考察了屏边县湾塘乡科协基层组织“4+1”运行情况、屏边县荔技协会产业发展情况,并就科协组织建设“4+1”、农函大培训、农技协产业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继续开展“全国农民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发函邀请县级机关各部局、13个乡镇和农场积极参与,先后到沙依坡、者米、勐拉等乡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通过答题,潜移默化中学习疫情防控、政策法规、建党百年、文明新风等多个方面知识,提升总体素质。截至目前,共参与答题489476人次。结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科普活动。结合科技活动周组织科技工作者、志愿者向北门社区居民普及健康生活、科学防疫知识,大力宣传五不要,科学有效做好防疫工作;结合全国科普日到6个抵边乡镇、阿得博、沙依坡两个内延乡镇开展科学素质提升、实用技术培训、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各项活动总人数达15000余人次,激发村民为强边固防作出贡献,普及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