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253000755801000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老勐镇政府作为一级政府,履行的是政府职能。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现阶段,主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艰巨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州委“13611”工作思路[1]和州人民政府“六个大抓”工作要求及老勐镇“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依靠全镇各族人民,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把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作为头等大事、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来抓紧抓实,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12.08万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415.56万元,同比增长270.04%;实现期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4亿元,比2019年增加1600万元,同比增长5.2 %;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73.96元,同比增长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围绕“户脱贫、村退出、镇出列、县摘帽”的总体目标,对标退出标准和“三率一度”[3]考评要求,全面强弱项、扫盲点、补漏点、抓整改,确保问题清零,全力清除贫困退出隐患风险,切实抓好“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4]问题整改,坚持“四个聚焦”[5],全面打扫战场,真正开门迎检,做到重点群众经得住抽查、收入经得住核实、住房经得住查看、教育医疗经得住盘算、脱贫成效经得住检验,如期兑现脱贫摘帽军令状。老勐镇原共有贫困行政村4个(老勐、新村、新安里、苦竹林村委会),非贫困行政村1个(和平村委会),经多年精准帮扶,老勐镇农村地区贫困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各项脱贫指标均已达标,2018年贫困行政村已全部脱贫退出,截止2020年12月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254户5912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0%。
(1)聚焦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稳固增收。一是以“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特色崛起”为目标,科学指导,深入调研,突出区域特色,认真分析发展现状与问题,厘清发展思路,提高规划针对性,有力推动全镇经济协调稳步发展。2020年,老勐镇沙滩西瓜种植面积680亩;香蕉、西贡蕉总面积2.3万亩;橡胶种植面积达10893亩;甘蔗种植面积达976.6亩;板蓝根种植面积760亩;滇重楼种植面积60亩。剖竹烟筒年销售量达4000余支,销售额达80余万元。二是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增收。2020年全镇实现农作物丰收20692.5吨。其中:稻谷3395吨;玉米4729吨,同比增长4.95%;豆类529吨,同比增长0.77%;薯类1475吨,同比增长31.93%;蔬菜7129.5吨;甘蔗3435吨,同比增长41.32%。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推动畜牧业生产长足发展。2020年,能繁母猪存栏2000头,同比增长204.41%;肥猪出栏11526头,同比增长38.72%;肉牛存栏793头,同比增长15.25%,出栏819头,同比增长10.26%;家禽出笼280074只,同比增长3.0%;完成肉类总产量1655吨,同比增长8.52%;完成禽蛋产量40.8吨,同比增长15.25%。
(2)聚焦政策帮扶,促进“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一是以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为重点,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传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2020年共投入600万元扶持农户发展产业,其中:投入368.55万元用于生产路开挖建设;投入84.16万元扶持生猪养殖526头;投入86.09万元扶持香芭蕉种植1148亩;投入15.9万元扶持草果种植317亩;投入10万元扶持肉牛养殖20头;投入5万元扶持山羊养殖50只;投入4.5万元扶持生态鸡养殖3010羽;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乡村公共服务岗位政策,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生动力。2020年安置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员122人;安置生态护林员191人;组织就业技能培训3次,参训受益群众195人次。
(3)聚焦民生福祉,促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是投入基础设施项目资金818万元,用于新建入村道路硬化6.62公里、村内支路硬化670平方米、公共厕所1间40平方米、垃圾池61个,安装照明设备36套,支砌挡墙1040立方米,建盖水晶磨砂瓦5846平方米,完成建设老勐村委会街道、新寨、老寨,和平村委会平坝片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2个。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内道路硬化率100%,村村有活动室、有卫生公厕、有卫生户厕、有垃圾池。二是投入457.6万元实施农房抗震改造210户(其中老勐42户,新村31户,新安里33户,和平75户,苦竹林29户),已全部竣工。三是投入180万元实施苦竹林、新安里、和平3个村委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解决我镇“老龄化”趋势下养老服务供给短板,积极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同时,集镇建设日趋成熟,商品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平稳,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全镇现共有中型超市3家、饭店34家、文化娱乐场所6家、零售批发14家、宾馆12家,可承载宾客床位512个。
2.凝心聚力,坚决遏制新冠疫情蔓延势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以党政主要领导包镇,分管领导包村,机关工作人员及村委会干部包组,组内以10户为一个网格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全方位服务引领等方式,分兵把口、责任到人,建立健全防疫制度机制,逐人逐户统计摸排,特别是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入镇返镇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全覆盖逐一进行健康排查登记,跟踪观察健康状况。全镇累计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点32个,所有交通入口全覆盖,其中老勐大桥卡点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截止2020年12月,卡点登记排查外地人及本地外出返乡人员共30000余人次,工作组入村逐户登记排查60000余人次,共医学隔离观察2人,护送至县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4人,截至目前,我镇未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同时,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给群众带来的影响,扎实做好“六稳”[6]工作,全面落实“六保”[7]任务,共安置受疫情影响开发一次性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员62人,共补助资金10万元;落实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262人13.14万元。
3.综合整治,推动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按照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8]要求,以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村容环境为目标,狠抓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一是农村“厕所革命”。截止2020年12月,镇区公厕共改建6座,其中新建2座,提升改造4座。行政村所在地公厕共改建11座,其中原址改造旱厕6座,新建无害化卫生公厕5座。2019~2020年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任务817户,其中2020年户厕改建任务252户,截至目前已全部竣工验收,并兑付补助资金10.08万元。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镇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交由镇环卫站负责,并配备垃圾清运车2辆,环卫工人7人,赶集日及重要节庆日临聘清运工1000人次,同时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制”划段包干,建立卫生保洁收费制度。村庄生活垃圾清运处置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与人居环境提升专项整治统一规划实施垃圾池64个。组织群众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和爱国卫生专项行动,要求每周至少清扫村内户外卫生一次。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9年投资350万元实施集镇区污水管网改造,实现村内户外污水排放有序,消除庭院污水乱排乱放、脏乱差等现象;2020年规划在新村岔路兴龙沙场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8.34亩,目前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顺利移交施工方。四是村容村貌提升。全面开展清理空心村、闲置房工作,结合人居环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全镇完成14个空心村闲置房拆除工作,共清运柴草堆126处,拆除残垣断壁46间、清理私搭乱建132起。截止2020年12月,已完成老勐、新村、和平、苦竹林4个行政村驻地的省级卫生村创建工作。五是完善长效机制管护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并将村庄环境整治、管护,保洁制度等列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配备村保洁员344人,并制定保洁员考核办法,解决保洁员履职不到位等问题。
4.统筹协调,促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一是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为学生入校就学提供良好学习环境。2020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160.53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安装监控探头、发放困难学生补助等。老勐现有中学教职工60人,在校生973人;小学教职工132人,在校生2069人。中学在校生每人每学期享受营养改善费400元,住校困难学生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费125元,非住校“四类”学生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费62.5元,每年享受10个月;小学在校学生每人每天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元,“四类人员”住校生每人每天享受寄宿生资金补助5元。二是强化服务,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老勐镇现有标准公办卫生院1所,民营医院1所,诊所2家,药品店3家,乡村卫生室5个,共配备床位123张,医护人员79人,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看病需求。三是完善民生保障,将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2020年全镇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74户974人,有城镇低保对象4户4人,有特困供养人员34户37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74.51万元,发放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18.3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0.95万元;全镇实际参合人数16443人,参合率84.73%,其中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参保;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任务数7500人,截止2020年12月实际缴费人数7051人,完成参保率94.01%。(其中:建档立卡户5912人,符合参保人数4269人、不符合参保人数1643人),完成参保率100%。已领取待遇752人,共发放养老金291.13万元。四是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和环境,努力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2020年出生人口226人(女孩96人,男孩130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35:100;死亡人数为10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73.89%。五是切实做好征兵工作。以提高兵员质量为核心,以廉洁征兵为重点,加大国防教育宣传,严格标准,改进征兵工作作风。2020年,年满18周岁兵役登记234人;全年报名参军25人,其中大学生10人,体检合格入伍1人。
5.尽锐出战,构建“和谐平安老勐”
一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强势推进。按照中央、省、州、县有关安排部署,紧盯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突出十类打击重点,在全镇范围内组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20年,我镇不定期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各村民小组,通过召开群众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扫黑除恶、禁毒、反恐、反邪教相关知识,累计派出工作人员171人次,完成排查3810户17571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利用老勐赶集日联合镇司法所、派出所开展老勐镇2020年综治维稳暨扫黑除恶、缉枪治爆、反恐怖、反邪教、反走私、禁毒防艾、国家安全综合宣传活动,共发放宪法宣传手册2500余册、发放相关法律宣传单2000余份、悬挂横幅3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约150人次。二是社会维稳工作扎实有效。持续加大对盗抢骗、制贩毒枪、校园暴力、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的打击惩治力度。2020年来,共立各类刑事案件47起;受理治安案件22起,处理12人次;故意伤害1起,处理1人次;寻衅滋事2起,处理12人次;收缴火药枪30支,受理交通事故95起,处理79起。三是民族团结促宗教和顺工作成效明显。通过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深化“三个离不开”思想[10]和“四个认同”意识[11],营造“合法信教、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氛围。2020年来共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悬挂横幅10条,入村召开“反邪教”村民会议5次,开展反邪教排查5次,组织干部职工及村干部开展反邪教专题知识培训会2次。一年来,全镇未发生过与邪教组织有关的非法信教活动,各民族团结友好,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
6.强化认识,筑牢安全生产工作防线
一年来,共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4次,与5个村委会、镇属各部门和辖区各生产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9份,开展安全生产排查12次,对加油站、宾馆、采砂场等经营单位进行每月1次的重点隐患排查,排查隐患36条,下达整改通知书36份,已全部完成整改;召集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卫生院、派出所、各村委会支书、主任,地质灾害监测点监测员共260人次开展大规模地质灾害演练3次,小规模5次,通过实地演练进一步增强当地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截止2020年12月,共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38份,避险明白卡627份,对20个监测点入村巡查80次,电话联系监测员了解监测情况200余次,同时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对镇内2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年内地质灾害安全事故0起;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会议5次,粘贴省、州森林草原防火令90份,悬挂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标语12条,发放金平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户主责任通知书1200份、州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户主责任通知书1000余份,发放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手提袋200个、围裙300条、宣传帽子191顶、宣传单3000余份,开展街道宣传2期。在各村林区进入通道等路口悬挂森林草原防灭火五彩旗30套,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和自觉性,实现年内森林火灾安全事故0起。
7.践行使命,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县及镇党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镇人大主席团的法律监督、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印发的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进行政务公开,共涉及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社会保险等12类大项87个分项;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政府自身得到不断提升。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2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
1.老勐镇人民政府
2.农业农村事业机构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60人。其中:行政编制22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编制3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3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1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3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1人)。
离退休人员13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3人。
实有车辆编制3辆,在编实有车辆3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度收入合计48,498,913.6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2,599,511.28元,占总收入的87.84%;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5,899,402.37元,占总收入的12.16%。与上年对比收入增加28,366,520.35元,同比增长140.90%,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27,798,174.98元,其他收入增加568,345.37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收到的经费增加,具体为:1.2020年涉农资金(金财整合〔2020〕1号下达涉农资金132.83万元、金财整合〔2020〕2号下达涉农资金1000万元、金财整合〔2020〕3号下达涉农资金111.17万元、金财整合〔2020〕4号下达涉农资金100万元、金财整合〔2020〕6号下达涉农资金100万元、金财整合〔2020〕8号下达涉农资金475.6万元等涉农资金);2.林业及其他专项经费(金财农〔2020〕24号、96号下达林业资金127.369万元;金财农〔2020〕31号、金财农〔2020〕82号下达厕所革命48.08万元;金财农〔2020〕81号下达甘蔗良种良法技术补助资金10.04万元;金财农〔2020〕20号下达退耕还林资金128万元;金财农〔2020〕85号下达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专项资金74.96万元等疫情防控专项资金、脱贫攻坚普查专项资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度支出合计43,675,919.30元。其中:基本支出13,456,979.80元,占总支出的30.81%;项目支出30,218,939.50元,占总支出的69.19%;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支出增加31,743,196.85元,增长266.02%,其中:基本支出年增加3,398,551.35元,项目支出增加28,344,645.50元。主要原因是村小组人员工资、疫情劳务费、脱贫攻坚专项经费、脱贫普查专项经费、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费用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3,456,979.80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398,551.35元,增长33.79%,主要原因是村小组人员工资、疫情劳务费、脱贫攻坚专项经费、脱贫普查专项经费等费用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1,835,045.37元,占基本支出的87.95%。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621,934.43元,占基本支出的12.05%。年人均工资福利支出215,182.64元,年人均公用经费支出29,489.72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0,218,939.50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8,344,645.50元,增长1512.28%,主要原因是2020年增加财政涉农资金、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民政事业专项支付资金等项目资金。
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金财整合〔2020〕1号支出涉农农危房改造项目资金1,328,300.00元,金财整合〔2020〕2号支出涉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资金9,973,460.00元,金财整合〔2020〕3号支出涉农农危房改造项目资金1,171,700.00元,金财整合〔2020〕4、5、6号支出涉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994,000.00元、金财整合〔2020〕8号支出涉农基础设施、农危房改造资金7,896,260.00元,金财农〔2020〕50号支出脱贫攻坚普查经费94,700.00元,金财预〔2019〕47号支出财政所综合治理经费30,000.00元,金财预〔2019〕106号支出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160,000.00元,金财预〔2020〕115号支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46,000.00元,金财教〔2020〕73号支出乡镇文化站建设资金50,000.00元,金财社发〔2020〕123号支出第二批民政事业专项资金和平、苦竹林、新安里村委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010,000.00元,金财社发〔2019〕14号支出6城乡困难群众救助金66,400.00元,金财农〔2020〕24号支出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07,400.00元,金财农〔2020〕20号支出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589,900.00元,金财农〔2020〕31号支出厕所革命补助公厕、户厕改造资金172,895.00元,金财农〔2019〕115号支出户厕改造资金226,000.00元,金财农〔2020〕96号支出2020年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70,360.0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8,517,597.21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88.19%。与上年对比增加28,611,140.76元,增长288.81%,主要原因分析为2020年增加财政涉农资金、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民政事业专项支付资金、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资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5,844,113.4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5.17%。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日常公用经费办公费用支出等;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207,387.7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54%。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日常公用经费办公费用支出等;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149,671.5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18%。主要用于机关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职工死亡抚恤支出及在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支出;
9.卫生健康(类)支出216,653.6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56%。主要用于人员工资薪酬和日常公用经费、计生宣传员补贴、计划生育奖补金;
10.节能环保(类)支出1,867,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85%。主要用于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26,850,530.1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9.71%。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公用经费、农林水项目建设支出、扶贫资金项目支出;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223,562.5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58%。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日常办公费用支出、自然资源调查及土地增减挂拆旧奖补资金等;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158,678.2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41%。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日常办公费用支出、灾害防治演练经费、测群防监测员监测经费、灾害救助金等;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70,500.00元,支出决算为320,412.21元,完成预算的189.2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55,675.21元,完成预算的119.4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64,737.00元,完成预算的409.79%。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支付2019年车辆运行维护费,2020年脱贫攻坚普查、省级贫困退出实地评估接待费增加超出预算数。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增加137,172.48元,增长74.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无增减变化;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22,061.20元,增长16.5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115,111.28元,增长231.96%。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脱贫攻坚普查、省级贫困退出实地评估等工作产生的车辆运行维护费及接待费增加。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55,675.21元,占48.59%;公务接待费支出164,737.00元,占51.41%。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55,675.21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0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155,675.21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出差工作、脱贫攻坚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164,737.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64,737.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9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44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接待,2020年脱贫攻坚普查、省级贫困退出实地评估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905,083.18元,与上年对比减少573,125.37元,下降39.79%,主要原因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处于收尾巩固阶段相关经费减少,其他有关运转经费纳入了项目经费中管理。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日常办公、水电费、差旅费、会议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资产总额40,298,133.53元,其中,流动资产18,779,114.46元,固定资产4,507,223.99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14,773,755.00元,无形资产3,540.08元,其他资产2,234,50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14,817,179.23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171,810.20元,固定资产减少184,806.01元,无形资产减少1,179.96元,在建工程增加14,773,755.00元,其他资产增加57,600.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1,829,40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874,00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10,955,40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公开08表)为空表。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我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基本支出:为保证我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职工工资、离退休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及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各项开支。包括执法办案、监管监测审查、监管信息化、监管规制、国际监管、普惠金融发展、监管行政设施及培训等项目支出。
四、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五、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监督索引号53253000755801111
相关附件:
附件【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镇2020年部门决算公开表20210822031545787.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