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苟云川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金平县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意见
(一)预算调整的背景和依据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全面推进税制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突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的总体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确保“工资、运转、民生”三项支出的要求,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年初预算之外,亟需通过新增预算支出予以支持。
(二)调增预算的资金来源和主要用途
本次调增支出预算的资金来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由年初预算85585万元调整为95981万元,调增财力10396万元,其中:动用上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3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5848万元,特岗教师转移支付1325万元,新增债券收入3000万元。为了确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确保民生支出和县委、县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实施,避免出现赤字,对年初预算安排的部分项目支出进行调整、压缩、收回,盘活存量资金1088万元,清算社保基金退库资金1168万元,压缩年初预算1268万元。本次调整可用于统筹安排的资金为13920万元,主要用于发放人员工资、养老保险、非税收入成本性返还等刚性支出。
本次支出预算调整的基本原则:一是合法合规、真实科学;二是综合预算、统筹安排;三是规划约束、讲求绩效;四是民生优先、确保重点;五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六是厉行节约、强化管理;七是集中财力保县委县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调整预算规模为13920万元。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盘活财政存量情况)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梳理各单位上缴的存量资金,加大结转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于2017年6月和2017年11月进行存量资金统筹安排,具体情况如下:
1.第一次统筹结转结余资金5791.55万元,统筹安排情况:重新安排预算1998.49万元;统筹安排各项民生和重大事项支出3793.06万元。
2.第二次统筹结转结余资金5485.546万元,统筹安排情况:重新安排预算915.28万元;统筹安排各项民生和重大事项支出4570.26万元。
二、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意见
政府性基金预算维持年初预算不变。
三、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意见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维持年初预算不变。
四、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意见
我县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不作调整。
五、做好今年最后收官阶段财政工作的意见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及县政协的依法监督下,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收支目标任务,努力克服经济持续低迷、减收增支因素不断增多的影响,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上,全力筹措资金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较好地服务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1-11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累计完成2737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2%,减收649万元。在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中,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4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增收29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38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5%,减收17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0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1%,增收474万元。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202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3%,增支6485万元。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呈现增速放缓、质量下降、后继乏力的严峻态势,财政支出呈现刚性大、基数高、财力紧的基本格局,预算管理呈现编制从紧、执行从快、绩效从高、改革从实的总体形势,预算监督呈现纪律刚性、法律规定、自律约束的最新要求。当前,我县经济财政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政府性债务又到了偿债高峰期,财政增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经济领域中的各种风险依然存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增速、调结构、提高效率为主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中央、省级、州级财政压减专项转移支付,我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差额日益扩大,财政支出在高基数基础上维持高速度增长的难度加大。同时,受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制约,财源结构单一,缺乏重点税源产业支撑,税收征收乏力,大部分矿产企业长期停产、重点企业效益下滑,无法支撑税收增长。加之营改增、资源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政策的执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支撑条件大为弱化。在经济持续低迷,税收增收乏力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非税收入拉动,1-11月全县非税收入完成90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1%,增收474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高达55.13%。由于非税收入具有返还成本高、收入不可持续等特点,存在着增收不增财力的问题,影响了财政收入的质量。
而与此同时,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支出压力却在不断增大。随着临时性补贴、艰边补贴提标、提高警衔津贴、提高改革性补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基本工资、乡村教师差异化补助、公车改革等政策性的全面落实,严重加大财政压力。在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刚性支出的过快增长,进一步扩大了收支的剪刀差,财政面临前所未有的平衡压力。
面对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统筹做好今年最后收官阶段的各项财政工作,千方百计确保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落实责任,紧抓收入
一是强化税收征管。按照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根据目标任务倒排工作时间节点,督促组织征收部门按时完成既定任务,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税收专项稽查,查找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征管措施,充分挖掘税种潜力,着力抓好零星税种征收,“既捡西瓜、又捡芝麻”,坚决堵塞税收征管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加强财、税、库联席会议机制和信息传递交流制度,加大协税护税管控力度,充分挖掘小税种增收潜力。加强零星税源的分布调查,完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针对征管薄弱环节,加大监控检查,千方百计挖掘增长潜力。三是加大对重点行业及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控力度,及时掌握税源动态,提高分析监控能力,确保应收尽收,树立“节俭也是增收”的理念;树立“抓产业就是抓收入”的理念,把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作为“硬骨头”来攻坚。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增强对非税收入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
一是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合理调度资金。强化预算约束,保障支出的资金需求,力争完成州政府下达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6%的目标任务,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二是认真研究项目资金争取指南和民生政策,努力争取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加大项目的前期储备、优选、申报争取和组织实施工作力度,提高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的命中率和资金到位率,做大支出规模。三是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严格实行“限期使用,到期收回”制度,认真贯彻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挖财政沉淀资金的潜力,将趴在账上的沉睡资金唤醒,对结余资金或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一律收回总预算统筹安排使用。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本次预算调整虽然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十分突出,财政平衡难度较大,但我们有信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年收支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表一 2017年金平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安排情况表
表二 2017年金平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安排情况表
表三 2017年金平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项目情况表
相关附件:
附件【2017年金平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安排情况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