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jpxdzj/2025-00001
  • 发布机构
    金平县地震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4-16
  • 时效性
    有效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震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32530432242310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震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震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地震减灾提供监测预报服务。地震监测、科学研究、预商量预报意见提出、安全性评价、信息服务、预报方案实施。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文化路40号

法定代表人

李昊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8

20.5

网上名称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震局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今年以来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2020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监测预报工作。 1.切实加强对测震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2020年度对现有四台地震仪器及相关配件和线路进行检修3次,确保所有监测仪器正常运行,保证观测手段每日不间断地向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及时提供准确、连续可靠的原始观测数据,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做好服务。2.二氧化碳地震前兆观测。金平县二氧化碳地震前兆观测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观测。观测2年来共产出数据867组,产出数据连续可靠。观测环境无人为干扰。 3.建立了地震宏观观测异常测报网。一是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了大型水库、分水岭自然保护区、温泉水出水点、天然冒水洞及大型养殖场等10处作为固定的地震宏观测报点,做到每日观测、填报观测日志,每周周日填报异常零报告表。发现宏观异常后,及时上报地震部门,并积极配合宏观异常的调查核实,在全县13个乡镇及明确了一名民政助理员作为地震宏观观测速报员,做到常年跟踪、上报及时、落实有效。二是对全县宏观定点观测点进行了优化, 9个水体宏观点的背景值测量工作。 4.调整充实了全县群测群防队伍,在全县13个乡镇人民政府明确1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在行政村及学校明确1名防震减灾联络员。(二)震害防御工作及宣传工作。 1.进一步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地震安全评性评价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做好政务服务网、互联网+监管、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系统的事项清单录入完善工作,并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及竣工验收的审批工作, 2.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做好2020年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宣传质量。县地震局制定了《金平县地震局2020年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计划》。筹备宣传资料、宣传书籍、宣传展板、宣传横幅等。一是金平地震局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5·12全国防震减灾宣传日,11·6云南省防震减灾宣传日等重点宣传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防震减灾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复工复产》及防震避震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悬挂横幅3条,展出展板2次12块。二是借助金平县城赶集日及乡镇赶街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接受咨询等方式,重点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防震避险常识、地震科普知识进行了面对面的宣传,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现场发放《防震避险常识》、《防震避险与自救互救》等资料5000余份,宣传品2000余件。三是结合防震减灾知识进农村、进农户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全年共开展徒步进村宣传5次,共发放《防震避震常识》1000余份、《地震来了我不怕》宣传折页1000余份、宣传帽、围裙、环保袋、纸杯等宣传品5000余份,并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四是结合防震减灾进学校,开展1次防震避震知识演讲,并进行防震避震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五是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300余场次,开展演练160余场次,受益群众10000余人。(三)地震应急救援。 1.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完成全县地震应急救援物质储备统计备案工作,修订完善了《金平县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并通过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研究通过,于3月25日下发执行。同时完成《金平县较大以上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编写和《金平县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并于5月28日至6月20日征求省州地震部门及县自然灾害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修订完善后上报县自然灾害应急委员会办公室。预案及方案经十三届县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1月底下发执行。圆满完成2019年度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收集录入工作。 2.加强震情跟踪及地震谣言处置能力。根据《金平县地震局2020年震情跟踪工作方案》、《金平县地震局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和《金平县地震谣言处置方案》,制定地震应急会商制度,加强震情跟踪分析研究,做好震情月会商和年度会商,并对出现的谣言及时进行处置;3.做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云南分项目建设工作:根据项目设计,金平县阿得博基本站已完成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于11月20日完成通电建设。新建一般站7个,于10月底全面建设完成。预警示范学校2所,已于10月25日全面安装完成,预计2021年2月全部建设完成并进行试运行工作。 4、维护和使用好云南省地震应急及紧急会商系统。2020年以来,通过会商系统实现与州地震局连通15次,进行省州地震系统业务培训4次,参演省州组会3次,参与全州地震趋势会商8次。有效提高我县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及地震趋势研判能力。 5.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公安局等部门5月21日在县行政中心开展地震演练活动。通过演练强化进驻行政中心工作人员在灾害发生时逃生、处置水平,提高应对突发灾难的自护自救能力,做到有组织、安全、快速地疏散,保障生命安全。 (四)加强培训,提升技能。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积极组织人员参与省州主管部门举办的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等培训共4期8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履职技能。 (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破解瓶颈难题,优化营商环境。 我单位已按照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梳理本部门的权责清单,并上报县政府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公示。并对承接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办事指南动态进行梳理更新,做到线上线下动态调整一致;为切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我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双随机”抽查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提出工作要求,统一工作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梳理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和赋予县级地震部门的检查事项,认真制订了《金平县地震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表》。认真组织对照检查,金平县地震局共梳理确认随机抽查事项13项,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6人;我局承接省级“互联网+监管”9项,截至12月18日,完成8项,完成率88.89%。本部门积极深化“一部手机”办事通下载安装工作,全局干部职工已完成安装工作,并积极引导家人和亲戚朋友安装及挂联贫困户进行安装使用。本部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由分管领导李昊副局长具体负责,具体事项完善由局震防科负责人蔡静芳负责,办公室主任张亚波负责协调和保障工作。政务服务窗口设置由蔡静芳按要求报县政务服务局。窗口首席代表为李昊副局长,窗口人员实行AB角,A角为蔡静芳,B角为李昊。窗口人员于2017年6月28日正式进驻县项目审批服务大厅。 2.全力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统筹兼顾,我局全力支持挂钩点营盘东瓜林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明确了年度帮扶重点和帮扶措施,并选派一名作风好、能力强、有吃苦奉献精神,熟悉热爱农村工作廉洁勤政的干部作为驻村干部。 截至2020年12月18日,全体干部职工每人对接联系5-7户贫困户,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政策,收家治家、人居环境改造等工作24次。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调研10次,与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员座谈8次。按要求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3.积极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和要求,加强宣传,对本单位办公区域和周边区域进行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共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24次,有效地保持了周边区域环境干净、整洁。 4.抓实党风廉政和党建目标管理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党风廉政建设相关会议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要求,强化学习教育和警示教育,完善制度,对年初与县纪委、县机关工委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了认真学习,与每位党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制度落实到全体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上,切实做到党风建设工作与防震减灾工作一起抓,一起落实。按时上报党风廉政建设、党建目标管理有关材料。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还比较低,现实与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薄弱,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二是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到位,社会公众对地震灾害危机意识还不强,县乡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和救援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岗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四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地震应急装备的配置、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2021年的工作思路 (一)以更大力度适应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县防震减灾组织体系 1.按照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制改革。 2.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突出主责主业,建立和完备各项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行政管理,构建运行高效、责权明晰的工作机制。 3.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机构改革后县地震局承担的应急管理任务与“三定”规定中的职责及内设机构不匹配的问题。 4.按照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安排,推进“放管服”改革及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按公示后的权责清单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相关数据、资料库,按要求适时调整和补充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各要素。 (二)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履职能力 1.强化各项震情跟踪措施,制定和落实好震情跟踪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监测工作基础,提升监测质量,紧盯宏微观异常变化,强化地震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应用,推进地震预测预报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努力把握好地震活动发展趋势。认真落实震情会商制度,分析研判震情形势,发现重大异常或震情,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积极配合省地震局推进国家地震烈度与预警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在全县形成地震烈度速报网,推进重点乡镇形成预警机制能力建设规范化。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震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搜集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探索组建地震应急宣传志愿者队伍。 3.强化政治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强化理论武装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全面能力素质培养,加大年轻干部和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全面推进新时代红河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三)创新手段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地震科普知识培训 一是加强对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入住各单位干部职工的防震科普知识培训。行政中心办公楼县有50余个单位一千余人综合办公。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防震减灾服务主体对象,为此我局已计划加强行政中心各机关单位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并每年组织机关干部进行1-2次地震应急演练。 二是加强乡村级干部职工的地震科普知识培训。在2021年,我局计划采取送教下乡等形式对重点乡镇党政机关和部分村委会的干部群众开展培训,让乡村两级干部群众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和组织救援能力及自救互救技能,确保灾害来临时能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四)实施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切实推动基础能力上新台阶。 (五)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素质。 一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以中小学为主体的防震减灾宣教骨干网络,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疏散和避险自救演练。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各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和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力度。 (六)发挥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作用,把好建设设防审批关、服务关。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依法落实对新、改、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职责、提高服务水平和防震抗震能力,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积极与县住建局协调合力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核备案和联合执法检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局无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绩效已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2、今年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今年未接到社会投诉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今年我局未接受捐赠资助。

填表人: 张亚波  联系电话:0873-5221252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