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金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20年12月,是一所集智能康复教育、义务教育,启智教育和特殊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地址在金平县金河镇文化路54号。 自脱贫攻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致富奔小康,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落下。于是,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下,金平县的特殊教育事业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办学以来,学校以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新课标为指导,努力探索适合智障孩子发展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残障学生融入社会,成人成才。学校于2020年开始开办培智班,迄今为止,已有在职在编教师4人,有54名学生进行康复教育,其中17人在校,37人送教。培智班的开办,揭开了学校发展启智教育的序幕,提高了启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锐意进取,践行“饮水思源,爱国爱校”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学生,育残成才”的价值取向,将学校建设成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教育以科研为龙头、义务教育和智能康复教育为重点,坚持满足残障学生的需求与提高办学效益相结合原则,突出创新特色,努力挖掘残障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一批既有文化素养又有一技之长的残而不废的合格劳动者,使学校力争成为“管理规范,队伍过硬,设施完善,特色突出,质量优良”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注重发展智能康复教育,让智障儿童回归主流。目前有在训智障儿童达17人,学校配备了精湛的师资和康复训练设备,学校提出的“医、教、练”相结合的康复教育理论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我们相信,只要把“信心留给自己”,把“爱心献给伙伴”,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热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祖国”,孩子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是充满阳光的。 大力开展联谊活动。通过校内教师引导,以“手拉手”为载体,学生以高带低的“大手拉小手”、以好带差的“前手拉后手”的校内“手拉手”,以联谊、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外青年志愿者、义工、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手拉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安心在校学习。
|